“命運共同體” 從倡議走向實踐的這三年

2016-01-27 13:36:15|來源:未來網|編輯:王瑞芳

  經過八百多個日夜的籌備,擁有57名“乘客”的價值千億美元的亞投行“豪華大巴”正式起航。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就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強調通過各成員國攜手努力,亞投行一定能成為專業、高效、廉潔的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增添新力量。

  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亞投行,已成全球機遇共享、命運與共的新生力量。在57個成員國合力推動下,相信也一定能夠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事實上,“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了“習式熱詞”。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在華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就曾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三年來,習近平更是走到哪兒“命運共同體”就講到哪兒。

  區域層面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習近平主席強調各國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稍後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提出全方位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五大舉措。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再加上“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等,區域層面的“命運共同體”不斷生根。

  世界層面的“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併為世界各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五位一體”的“路線圖”。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更是強調,“巴黎協定”是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並就未來全球治理模式提出三點主張。

  網絡層面的“命運共同體”。先前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題為《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演講中明確倡議,“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更是明確強調,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並就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

  “獨行快,眾行遠”。從區域層面“命運共同體”到世界層面“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命運共同體”在區域維度方面的拓展;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是體現出“命運共同體”在空間維度方面的昇華。可以説,這一超越了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命運共同體”,已經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必將促使更多國家和地區在互利共贏中找到利益支點,以共同發展讓更多人民共享世界美好未來。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楊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