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回應“部分地區豐産不豐收”

2016-01-28 11:28: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戴爽

  國際在線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記者:2015年我國農産品産量大幅度提高,充分説明瞭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因此,農民的收入得以增長,但是部分地區依舊有豐産不豐收的現象,如何能讓土地增産、農民增收統一協調,中央和國務院有哪些措施?謝謝。

  陳錫文:基本的內容其實剛才都講到了,據我們了解,增産不增收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比如去年糧食增産了288億斤,總産量提高了2.7%,當然它主要集中在一些糧食主産區。剛才講到,大家比較關心的玉米,因為玉米現在是我們第一大産量,玉米的主産區主要在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其中吉林、黑龍江都是玉米最主要的産區,吉林作為提供商品玉米,由於去年價格下跌,所以農民在玉米上的收入不如原來想的那麼好,産生了一定的收入增幅下降。

  據我們現在了解,吉林省農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增長的,大約增長百分之五點多,比今年全國農民收入增長7.5%要低。跟前幾年相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大概增長10%上下,他只增長百分之五點幾,這個增幅也是下降的。所以,農民增收要通過很多辦法,但是對這樣主産區的情況來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引導農民合理地調整生産結構,怎麼去生産市場有需求的、能賣好價錢的這些産品。

  還有,中央從去年就開始在吉林、在黑龍江、內蒙古一些地區進行試點,比如玉米現在主要是用做飼料的,如果把玉米一直到成熟以後收穫玉米的籽粒,再把它加工成飼料,這中間其實物質和能量都有很大的浪費,能不能讓玉米改成直接變成青貯飼料,不僅是籽粒可以作為飼料,它的秸稈也可以變成飼料,通過這樣的方式調整結構,同時在考慮價格由市場形成之後,農民的投入、農民的成本等等因素,國家還會考慮對農民的合理收益給予一定的保障,通過這些途徑,能讓主産區的農民繼續保持收入持續增長的態勢。

  當然,就整個農村來説,我剛才回答那位先生提的問題時講到,包括一、二、三産業融合,包括在農村産業的創新、業態的創新,包括“互聯網+”直接銷售農産品等等,這些都會給農民帶來新的收入機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