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2016-01-28 13:50:20|來源:光明網|編輯:谷士欣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圖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在光明網座談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年。如何開好局?由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指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十三五’開局之年新常態新機遇”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在會上談到,佈局“十三五”要打好五大戰役: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以及向污染宣戰。變革之年,這些佈局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福利呢?

  福利一:國人將不用出國搶洋貨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今年1月初,李克強總理在一個有關鋼鐵煤炭行業産能過剩的座談會上舉例説,中國至今不能生産模具鋼,比如圓珠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一方面是國內鋼鐵産業産能過剩,另一方面,高端鋼材卻要靠進口。小小的“圓珠”道出製造大國的尷尬現狀:中低端産品過剩、高端産品供給不足。

  所以,佈局“十三五”的首戰就是強化“供給側”改革,而當務之急就是處置“僵屍企業”。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滬深兩市多達266家的“僵屍企業”將被予以出清。

  一面化解産能過剩清退“僵屍企業”,另一方面則是拔高供給端的中高端生産製造能力。中國人在全世界搶購奶粉已經不是新鮮事兒。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為韓國經濟貢獻了220億美元,佔該國GDP的2.6%;百萬中國遊客在澳大利亞消費54億美元,幫助該國政府5年內實現了10年的收入目標;去年中國遊客平均在日消費約合14866元人民幣,其中購物消費佔51%。“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國內供給端不斷的改革、完善,也能提供品質好、價格便宜的産品,百姓也就沒有必要跑到國外萬里迢迢往回背馬桶蓋和電飯煲了。

  福利二:貧窮將逐步減少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在貴州丹寨縣一處農業園區,35歲的黃梅正在做石斛的育苗工作,通過在當地就業,她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江口縣寨沙侗寨,通過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寨子裏搞起了農家樂,去年接待遊客達80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率先完成了脫貧“摘帽”的任務。像這樣靠勤勞脫貧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廣西,今年將全面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加快建立扶貧數據管理平臺,確保減貧122萬人,實現1000個貧困村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在四川,今年將實現5個貧困縣“摘帽”、235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在雲南,政府領導幹部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預計到2020年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57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目前,全國有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2.8萬個貧困村、7017萬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為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向貧困宣戰”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必須要打好的第二個戰役。

  “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為大幅減少貧困人口積澱良好的經濟基礎;“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定點扶貧等不斷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創新了中國特色的反貧困機制。胡鞍鋼指出,中國的減貧實踐證明,貧困並非不可戰勝,不過這是一個持久戰的歷史過程。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十三五”規劃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福利三:“農工商”將成為新時尚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未來的農民是什麼樣子?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預測是,十年到二十年間,中國農民將從上一代“農民工”轉變為“農民商”。或許,未來的農民將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現代化的機械替代了老牛的耕作、農藥的噴灑;或許,未來的農民將不必進城打工,滑鼠一點就可以將農産品遠銷各地;或許,未來的農村也不再是單純從事農業生産與農民居住的地方,而是增加多種功能設施後成為城市居民旅遊、度假、觀光之地。甚至有觀點大膽猜測,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做房地産,而是做農民。

  在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建設被提上日程。農民知道把農産品賣給誰,是農業現代化進步的關鍵第一步。借助網絡平臺,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成為遍佈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最終會使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隨著國家對農業投入不斷增加、對農民補貼不斷加大,以及政府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引導下,農業行業大整合已經展開。還有就是,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以及農産品品質、效益上。在“兩個翻一番”的經濟增長目標導向下,農民收入將由“穩定”上升到“穩定增長”。實現農業現代化,有穩定收入的農民何須要遠離故土進城務工呢?

  福利四:居住證將成城鎮常住人口“新身份”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這邊霓虹閃爍,那邊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不具備。這是城鎮化進程中的容易積累的弊病所在。“十三五”期間的城鎮化將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這個目標確定為:到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由目前36%左右提高到45%左右。

  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十三五”期間將“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有別於以往各類暫住證,含金量更高的居住證制度將覆蓋全部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目前,已經有25個省份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深圳、上海、成都等特大城市、大城市都明確提出了積分落戶辦法。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再只是簡單地解決身份問題,而要讓農民工儘早在居住地享有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多項基本公共服務。

  城鎮化是中國發展最大的潛力所在。胡鞍鋼説,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使中國的現代化又上了一個檔次。更加公平、共享、包容化的新型城鎮化,其關鍵是提高城鎮化品質,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最終目的是造福百姓。

  福利五:你所期待的藍天將成常態

  “十三五”開局之年 這些福利看過來

  去年全國161個城市的空氣品質幾乎是“十城九霾”。“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政府工作報告裏首次把經濟目標和民生環保目標共同放進去,提出了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的節能減排量化目標。這些約束性指標是對億萬人民的承諾,表明政府保護環境的決心很大。

  “京津冀”這一帶的目標是,到2017年煤炭利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的統計,2015年前11個月PM2.5累計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以上,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百姓能看到的藍天白雲,去年比前年多,明年比今年多。

  “十三五”規劃是最典型的綠色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中國的發展也是更加綠色的發展。放眼全球,大多國家還停留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上,本質還是不損害子孫的生態資本。胡鞍鋼認為,現在的中國,如果能在綠色發展的角度開好局,將不僅僅指導中國綠色發展,而是引領世界的綠色發展。(光明網記者張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