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稱寨卡病毒出現廣泛流行 決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原標題:世衛警告寨卡出現廣泛流行 決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國際在線報道(駐日內瓦記者 劉素雲):世界衛生組織28日在日內瓦宣佈,鋻於寨卡病毒在美洲、太平洋等地出現廣泛流行,世衛組織決定於2月1日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就疫情做出評估,以確定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提出防控建議。
寨卡病毒因1947年在烏干達寨卡森林的恒河猴體內被發現而得名。它主要通過蚊子傳播,與傳播登革熱、黃熱病的蚊子屬於同一種,對人叮咬後引起寨卡熱,症狀一般是出現輕微發熱、皮疹和結膜炎,通常持續2-7天,也有很多人在感染後不會出現症狀。
此前,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均有過發生人感染病例或疫情的記錄,但都不嚴重。這次疫情之所以引起世衛組織的重視,是因為流行規模擴大,而且現在高度懷疑這種病毒可能引發新生兒小頭症。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28日向正在日內瓦召開的世衛組織執委會議通報了相關疫情:“現在的情況截然不同。去年,這種病毒在美洲被發現,現在在那裏出現了爆髮式的蔓延。到今天為止,根據接到的報告病例,疫情已蔓延至23個國家和地區,需要高度警戒。”
據世衛組織介紹,本輪寨卡熱的第一例報告病例去年5月出現在巴西。此後,巴西的疫情持續發展,共出現3700多例報告病例。而此前每年只有160多例感染病例。巴西衛生部門還注意到,在該國東北部出現了患有小頭症的新生兒數量增多的情況。而迄今所做的一些調查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寨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在關聯。世衛組織表示,雖然病毒感染與新生兒先天畸形和神經系統症狀之間的因果關係尚未確定,但他們對此“強烈懷疑”。
陳馮富珍強調,世衛組織之所以對寨卡病毒的迅速傳播給予深切關注,主要基於以下四個主要原因:“首先,病毒感染與出生畸形和神經系統症狀可能有關聯性;其次,這種蚊子的地理分佈廣泛,有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國際性傳播;第三,受影響地區人口對這種病毒缺乏免疫力;第四,目前尚缺乏疫苗以及具體治療和快速診斷的手段。此外,今年的厄爾尼諾天氣模式將在許多地區導致大量蚊子滋生。”
目前,人們對寨卡病毒的認知還非常有限。據世衛組織介紹,這種病沒有致命性,但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或者疫苗,最佳預防方式就是避免蚊子叮咬。陳馮富珍表示,這種流行病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需要儘快進行研究:“出於所有這些考慮,我已決定根據《國際衛生條例》,于下週一即2月1日在日內瓦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會議將對疫情的流行程度,以及受疫情影響國家和其他地區將採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議,並確定目前迫切需要優先關注的領域。”
世衛組織預計,寨卡病毒感染者有可能達到300萬到400萬。未來幾週內,世衛組織將加強對疫情的監測,並召開專家會議加強對病毒的研究和認識,特別是優先考慮研發疫苗和防控措施,包括控制蚊子數量,同時改進檢測和診斷手段。
據了解,法國已于28日發出警告,建議本國公民不要去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旅行。世衛組織表示,目前在亞洲地區還沒有報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