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總否認雅萬高鐵被迫停工:印尼媒體報道不屬實

2016-01-29 16:33:00|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原標題:鐵總否認雅萬高鐵被迫停工專家稱企業要做“走出去”遇困境應對準備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琳):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數日前奠基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鐵項目因為印方還沒有下發許可證所以已經被迫停工。雖然中國鐵路總公司29日回應説信息並不屬實,但雅萬高鐵項目確實從一開始推進就面臨著重重阻礙,這也讓眾多急於投資“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多了幾分冷思考。在借“一帶一路”戰略東風“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究竟會遇到哪些困哪?又應該如何應對?

  本月21日,中國參與建設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鐵項目舉行了動工儀式。然而僅僅過了幾天,印尼媒體在27日就傳出消息稱,由於部分文書工作尚未完成,印尼交通部還未就該項目簽發許可,因此雅萬高鐵項目已經被迫停工了。

  對此,國際在線記者向負責組織該項目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了求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書面回應記者稱,印尼媒體的報道並不屬實,雅萬高鐵項目正式開工後,中印尼雙方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密切合作,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各項工作,雅萬高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雖然雅萬高鐵開工後遇阻的消息不實,但需要看到的是,這個項目確實自推出之日起就頻頻受阻。除了雅萬高鐵,中國高鐵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都並非一帆風順。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高鐵建設項目是技術程度比較複雜的大型系統工程,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困難多、挑戰大是正常的。在以平常心看待高鐵“走出去”遇阻的同時,也要積極做好應對預案:“我們在印尼的雅萬高鐵,前期簽這個項目就不容易,所以未來我們執行這個項目也並不一定就是一帆風順的,也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所以我們要做好預案,出了問題我們的企業怎麼做溝通,怎麼和政府部門保持協作,政府部門又怎麼跟對方政府部門轉達企業的訴求,而且不止是雅萬高鐵,將來我們高鐵的出口可能到世界各地很多國家,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就要有多方面的預案。”

  近年來,隨著中國進一步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特別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來,中國企業進一步加快了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步伐。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48.2億美元,佔總額的12.6%,此外,一批有影響的互聯互通和産能合作項目在2015年相繼竣工,促進了當地民生改善。不過,企業在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避免不了遇到不少的困難。

  白明認為,如何做好産能對接,是企業在走進“一帶一路”國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即便他們國家的基礎設施比較欠缺,我們國家在基礎設施上有很強的供應能力,施工能力,但是,他們對基礎設施的要求是不是跟我們準備提供的,包括我們産能合作産能轉移的方向是不是完全相符,而且我們的企業能不能適應當地的營商環境,包括我們當地的産業鏈能夠怎麼對接?”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則表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橫跨亞歐大陸,一些國家政治局勢和社會安全狀況並非令人滿意。對於中國海外投資和大型項目而言,如何規避風險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此,張建平指出,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風險評估和警示顯得尤為重要,“現在中國有很多機構也好,包括一些部門也好,都在積極研究‘一帶一路’國家,每個國家在政治風險方面現在到底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我們應該怎樣去進行一些不同級別的去識別,根據不同的風險為企業提供相應級別的風險警示,儘量避免損失。”

  白明建議,企業不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進去”。一方面,企業在當地的管理要更“接地氣”,充分利用好當地資源。另一方面,還要跟當地政府部門保持良性互動:“因為一帶一路國家法制並不是特別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當地政府部門他的行政力量是很大,跟政府部門保持良好關係,有些看起來辦不成的事,有可能就會辦成。”

  除此之外,專家還認為,“走出去”不能僅僅依靠企業的“單打獨鬥”,國家層面的經濟外交更為重要。包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建立銀行之間的金融往來,相互之間給予貿易便利化等方式,以求兩個國家互利共贏的最大公約數,協助企業更高品質地“走出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