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霧霾成中國多地兩會熱詞
原標題:治理霧霾成中國多地兩會熱詞
新華社長春1月29日電(記者孟含琪郭翔)2015年,霧霾影響了中國多地百姓的生活。特別是進入採暖期後,東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的天數急速增加,十面“霾”伏時有發生。
近期中國各地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霧霾成為重要議題,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治理大氣污染、霧霾下降的目標。
近日,北京市提出,將PM2.5濃度下降5%左右作為今年的工作目標之一,同時完成300家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退出任務。
河北省人大會議表決通過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提出大氣污染防治的規劃和標準,並對政府及其部門責任、各類污染源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區域協作機制等作出了規定。
燃煤排放被認為是大氣污染和霧霾的主要來源之一。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吉林省將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80%以上的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
山東省省長郭樹清也在山東省兩會上表示,要抓好燃煤電廠、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減少散燒煤總量。
為防止大量秸稈焚燒加重霧霾污染,吉林省政協委員李冰呼籲,“東三省應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改善生態環境。”
在東北玉米主産區,玉米生産多數地區還停留在傳統耕作方式上,每年約有30%-50%的秸稈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導致焚燒秸稈現象年年發生。“治理大氣污染還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多方合力、齊抓共管。”李冰説。
“十三五”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煤炭消費量和機動車保有量將繼續增長,大氣污染防治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2016年,中國將進一步強化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和加強對重污染天氣的應對,解決大氣污染治理中責任不到位的問題。
“從國家出臺的措施和各地兩會的報道中,我看到了政府治理霧霾的決心和力度。”白領張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