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訪問歐盟總部

2016-01-29 22:33:18|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杜軍帥

圖片默認標題

蔡昉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訪問歐盟總部布魯塞爾

  原標題:蔡昉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訪問歐盟總部布魯塞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武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率領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1月28到30日抵達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並展開了一系列訪問交流活動。

  1月28至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訪問歐盟總部。訪問期間,宣講團分別會見了歐洲議會人民黨黨團、歐盟對外行動署和歐洲學院相關負責人,並於28日出席了“歐洲之友”智庫舉辦的專題宣介會,全面深入地宣介了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歐盟機構相關負責人、議歐洲議會議員以及智庫、媒體、企業家代表等百餘人出席了當天的宣介會。

  蔡昉結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相關內容,重點介紹了“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理念、發展目標和重大舉措,強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相互依存、相互支撐,不僅指引中國未來發展方向,也為深化中歐合作帶來了新契機。“不久前在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我們確定了中國的問題在供給側,解決問題的方向是結構性的改革,而結構性改革就包括在一些實體經濟和服務業進行更大的改革和開放。改革和開放在中國永遠是連在一起的,我們要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既對中國國內私營企業開放,當然也對國際的投資者開放。”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長的猜測。在回答歐方有關中國未來經濟增長與外資關係的提問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表示,中國過去主要通過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未來可能會實現進出口更加平衡的增長,進口增長會比出口更快,尤其是對消費品的進口。與此同時,中國也將由吸引外資逐漸轉向主動投資,必將為歐洲這樣的大經濟體帶去更多的合作機遇。“中國過去主要是通過吸引外資來推動經濟增長,未來會實現更加平衡的雙向投資,走出去的投資。中國企業通過對國外生産技術的投資,包括對研發的投資,來實現自身的升級,我想這種投資機會很大一部分都會在發達經濟體,在歐洲和美國這樣的經濟體中。”

  在場的歐方與會人士對於此次宣介會的“一手”信息,中國共産黨以“轉方式,調結構”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決心和勇氣,紛紛表示欽佩,認為加強交流、增進了解對歐中關係健康發展十分必要,更期待“歐盟2020戰略”與“十三五”規劃實現戰略對接。“歐洲之友”政策主任沙達·伊斯蘭説:“在歐洲,人們關注的中國大都來自一些頭條新聞,缺失的卻是對中國的全局認識。進入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時期,我認為中國現在需要做這樣的闡述和解釋,儘管發展中出現了新的掙扎和阻礙,但中國依然擁有長期發展的目標。所以我認為這樣的宣講會意義非常重要。”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