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解析北京為何"一霾再霾":高污染企業仍在運營

2016-01-03 10:15:51|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李雪

  港媒稱,去年12月29日北京再陷黃色霧霾預警。一年前,國務院“對污染宣戰”之後,空氣品質的確改善了幾個月,但過去一個月的反復“霾伏”,讓部分北京居民越來越不耐煩。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5年12月30日報道,過去兩個月PM2.5濃度的上升讓公眾擔心,空氣品質改善的勢頭也許不可能持續,尤其是在地方政府仍然支持高污染、産能過剩的“僵屍企業”繼續運營的情況下。

  報道稱,官方監測數據顯示,與一年前相比,北京的PM2.5濃度水準整體平穩且有所改善,但在2015年11月,PM2.5濃度卻突然上升,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同樣的變化趨勢。北京市發改委稱,2015年前11月,北京空氣PM2.5平均濃度水準已經跌了16.6%。

  2015年12月以來,北京市政府發出過2次紅色霧霾預警,2次橙色預警和2次黃色預警。除了戴口罩和開空氣凈化器之外,部分北京人也開始質疑,為什麼在經濟下行、政府誓言打擊污染的情況下,霧霾還是惡化了呢?

  由於城區中央供暖,以及市郊住戶燃燒劣質煤,華北冬季通常都是污染最嚴重的季節。在分散的、小型爐子中燒煤所造成的污染,可能更甚于大型供暖廠,因為前者更低效,而且其所用的煤的含硫含灰量也更高。

  報道稱,不同的政府部門將霧霾歸咎於不同原因,包括工廠非法排污、汽車尾氣、燃煤高消耗、燃燒秸稈、風速降低、濕度上升和缺乏冷鋒等。國家氣候中心稱,這個冬天,北京周邊地區的平均風速是1.8米/秒,比全年平均水準低大約10%。

  不過,部分行業分析師稱,雖然中央政府誓言化解産能過剩和改革能源結構,高污染行業未受監管的排放仍然是引發霧霾的原因之一。

  總部在倫敦的投資銀行藍橡資本(NSBO)的經濟學家Frank Tang説,全國粗鋼産量前11個月同比下降了2.2%,但是基數太大。就佔全國産量四分之一的河北省而言,11月份粗鋼産量同比上漲了15.7%,增速為2012年11月份的最高同比增速。

  報道稱,北京和其他華北城市在2014年11月的APEC峰會和2015年9月初的大閱兵前,都採取了大規模的臨時措施以減少污染,包括工廠停産、地盤停工、車輛限行等。

  NSBO的分析師田苗(音)表示,在河北省中,煤炭脫硫脫硝以及除塵做的不徹底,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安裝的環保設備實際運營不理想。

  田苗説,機動車油品品質是否達到國六標準,也很難有權威監測,她個人認為這也是影響了霧霾的原因之一。三大油企利潤下降,因此油品改造動力不足。

  報道稱,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董連賽説,這個趨勢説明,短期調整不能解決中國的霧霾問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