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2016-01-30 17:58:20|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工業企業利潤負增長對“降成本”要求迫切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0日電 (記者 陳勇敢)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據測算,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將減稅超6000億,實實在在地給企業降成本,也對中央地方財稅關係提出了新要求。

  營改增試點推行已久 減稅目標額近萬億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2015年經濟新常態的重頭戲之一。在政策激勵中,去年支持“雙創”企業減免稅收超3000億元。營改增自2012年試點以來,累計減稅逾5000億。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財政部在2013年曾做過測算,營改增完成要減9000億的稅,現在已經減了3000億,“營改增”全面鋪開預計減稅將近6000億元。

  2012年,我國率先在上海啟動稅收改革試點,在交通運輸、郵政、電信以及七大現代服務業展開。在減稅120億的同時,享受增值稅抵扣120億,這也意味著,上海的300億營改增稅收中,整體減稅規模達80%,營改增效果明顯並且帶動周邊地區快速推進。數據顯示,全國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共計509萬戶,改革營業稅的業務量超全國稅收業務量的2/3。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2016年將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範圍。有預測稱,2016年,已納入“營改增”的行業減稅規模估計有2000億元,金融業、房地産和建築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減稅規模或接近4000億元,2016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接近6000億元。

  李克強總理強調,營改增有利於減少重復徵稅,降低企業成本和稅收成本,這將對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産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專家稱央地稅收關係須調整 稅改利於供給側

  營改增進展到今天,中央與地方增值稅分成比例是一直是焦點之一。許善達認為,如果營改增全面完成,且增值稅按照中央地方75:25分成,則地方政府將減少上萬億稅收收入。而這恰與當前中央地方收入格局不變的原則相悖。

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營改增試點以來地方財政收入仍超中央財政收入 中青網財經製圖

  事實上,中央和地方的收支失衡累積日久。中央和地方收入中,地方的收入佔據52%,中央佔48%;而在支出方面,地方支出佔85%,中央僅佔15%。營業稅作為地方稅的主要稅收來源,減免稅收無疑將加劇失衡局面。

  財政部發佈的《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表明,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不會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認為,突破央地財政關係調整的籓籬,應當從凝聚共識入手,不能以傷及地方積極性為代價。

  對此,李克強總理表示,要通過完善中央與地方事權和財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形成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在發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而在此之前,他曾表示,要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必須繼續從供需兩端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特別要繼續運用好結構性減稅等手段,倒逼供給端的産業升級。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