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法凸顯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其中第十八條和第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如何在網絡空間防範恐怖主義相關內容的傳輸,第二十一條談及網絡服務供應商在反恐中承擔的義務。這從一個側面凸顯了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內在密切聯繫,體現了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戰略判斷。
中國是從1994年全功能接入全球互聯網主幹網的,從那時開始,在差不多20年的時間裏,中國不僅迅速成長為一個擁有6億以上網民,互聯網普及率超過48%的網絡大國,而且憑藉在經濟、社會、民生、技術諸多領域的創新應用,正逐漸邁向積極參與全球網絡空間治理與規則制定的網絡強國。在此變化過程中,中國面臨的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正確認識與處理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的關係,並建構完善適應來自網絡空間的安全威脅與挑戰的能力體系。
大多數普通人談及互聯網,以及隨互聯網發展而形成的網絡空間時,第一印象通常不是國家安全,而是網絡帶來的生活便利。但事實上,從最初的誕生開始,互聯網以及網絡空間就與國家安全結下了不解之緣:互聯網的前身阿帕網,是冷戰背景下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局的項目,今天異常發達強壯乃至不易被切斷的互聯網,源於冷戰時期美國保障國家安全的需求,即要求確保核武器的指揮控制系統能夠在承受蘇聯第一次核打擊之後繼續生存,從而有效地實施核反擊。
自誕生之後,隨著互聯網持續滲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開啟了國家安全的新領域。對今天的國家來説,所謂國家安全,不僅僅局限於以保障現實世界中有形的、以領土為代表的主權核心價值的安全,而且還要求能夠對支撐社會生活正常運行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跨境數據流動、網絡空間的各種行為等保持必要的控制,確保國家的核心利益處於免受威脅和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作為互聯網技術的發源地,以及網絡空間的先行者,美國向全球其他國家展示了掌握技術領先優勢的霸權國家如何在網絡空間建立、完善和鞏固自身的國家利益。保障國家安全:首先是通過各種實力,以及有效地制度設計維持對網絡空間關鍵基礎設施與核心資源的有效掌控;其次是構建全球網絡空間的行為準則,為自身和主要盟友謀求最大限度的行動自由,同時努力制約自己的競爭對手獲得這種行動自由;第三則是基於流量監測等技術手段構建具有動態態勢感知和積極防禦能力的防禦系統,有效保障與美國國家利益相關的關鍵節點與數據資源的安全,尋求獲得全網範圍的實時監控能力;第四是構建跨越軍-民、國內-國際分界線的能力體系,跨越政府內部不同職能部門的界限,形成綜合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能力體系;第五是將威懾的概念引入網絡空間,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界限,推行美國主導下的網絡空間軍事化。
對中國來説,美國的實踐提供了可供參考和借鑒的對象,但無意在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複製美國霸權的中國顯然不能全盤照搬所有的戰略設計。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加速啟動了構建中國網絡安全國家戰略能力體系的步伐,從頂層設計入手,迅速推進了相關的各項工作。其中最為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組建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由魯煒同志擔任主任。在《反恐法》中,網信部門指代的應該就是以這一辦公室為代表的相關部門。之所以是最為重要的舉措,是因為通過組建這個辦公室,中國試圖改變在互聯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九龍治水”的多頭管理格局,將原先分散與不同部委的19-21個相關部門的職權,以更加符合網絡安全內生需求的方式,整合到網信、工信、公安、國安等部門,從而實現在網絡安全戰略領域的資源整合與快速反應。
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對美國進行了首次國事訪問,此次訪問的準備過程中,美方向中方提出的三大議題分別是網絡安全問題、南海問題、人權問題。網絡安全問題超越傳統的南海問題和人權問題成為中美戰略框架中排名第一的問題,凸顯了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戰略框架中的地位與價值。在美國,對應處置網絡安全議題的職能部門包括國務院、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和商務部,總統通過設置被稱為網絡沙皇的網絡安全事務協調官綜合協調,同時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框架內,就重大戰略實現展開協調,2015年9月習主席訪問美國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賴斯的對華旋風式訪問,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圍繞中美網絡安全議題進行通報和協調。也是從那時開始,中國的網信辦、外交、公安等相關部門以更加積極和進取的姿態,展開了與他們的美國同行的各種溝通、交流以及博弈。2015年12月,中美圍繞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的高官會在美國舉行第一次會談,這是落實習主席訪美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能力體系建設的重要進展。
在2015年12月舉行的第二次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闡述了中國眼中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以建設命運共同體為最終理念,以尊重網絡主權為核心原則,以實現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最主要的目標。在此過程中,中國要適應的是從網絡內容管理到關鍵基礎設施保障在內的多重目標及其優先順序變化帶來的挑戰,要進一步建設完善包括網信部門在內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能力體系,以適應網絡時代的全新挑戰。而《國家安全法》、《反恐法》以及未來的《網絡安全法》,都將是漫長征途上關鍵而重要的步驟,需要所有心繫國家網絡安全的人們付出艱巨的努力,以迎接未來更大的勝利。
作者: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研究員 沈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