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性侵”刺痛的不只是德國
新年伊始,跨年夜發生在德國科隆火車站附近的“千人性侵”事件(有一名女性被強姦)經媒體曝光後震驚了德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事件表示“憤怒”,並強調“無論違法者背景如何”,都將追查到底。德國警方隨即加大了安保力度。在表達強硬立場以安撫民意的同時,德國政府也呼籲民眾不要將事件與當前的難民問題相聯繫,不能在少數違法分子和廣大穆斯林移民之間畫等號。
儘管德國官方的回應比較迅速也力求平衡,但事件無疑將對在德國社會積蓄已久的反移民、反難民情緒起到強力的刺激作用,對政府移民和難民“開放”政策的不滿將公開化並擴大化,德國政府面臨著民意分歧和社會撕裂的政治風險。由於德國“寬鬆”難民政策在歐洲的“標杆”意義,事件的發生及其政治後果還將在整個歐洲造成強烈影響。
首先,儘管事件真相仍在調查之中,的確不能草率定性,但目擊者和當地警方對於違法者外貌“像是來自阿拉伯國家或北非地區”的“言之鑿鑿”,至少已經從輿論和觀感上將事件與難民和移民問題挂上了鉤。即便最終可以排除最讓德國政府難堪的“移民(難民)的有組織犯罪”這一結論,但目擊者和媒體的第一反應就將違法犯罪與外來人群相聯繫,已經反映出德國本土民意對於移民群體普遍的不信任感和由此而來的不安全感。
事件的發生對默克爾的難民接收政策多少會帶來影響。自從作出對難民“開放”的姿態後,默克爾就在其黨內和執政聯盟內承受著巨大的反對壓力,不過即便德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將面臨更大壓力,但對難民政策做出迅速、轉折性的調整可能性不大。作為一位老練的政治家,默克爾的小步後撤並隨時謀求平衡才能確保其政治地位的穩固。
其次,德國民眾對國內大量難民存在的不安情緒將會持續上升。默克爾的“開放”政策在德國社會是有一定民意基礎的,那就是源於其二戰歷史的某種心理負疚和償債心理:排外就是納粹主義的核心內容。但這種民意基礎經不起嚴酷現實的衝擊。畢竟對於德國普通百姓來説,來自不同宗教和文化的難民就在自己身邊,缺乏交流還得長期共處。類似事件産生的不安情緒會日漸積累並逐漸上升。而德國本就存在“新納粹”這樣一些極端民粹勢力,“反伊斯蘭化運動”的勢頭也很猛烈。自德國開始大規模接受難民以來,針對難民安置點的襲擊事件就從未停息過。
最後,事件導致的德國民意變化還會擴散並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民眾。此前作為難民理想目的地的北歐國家瑞典、丹麥和挪威已開始採取不同程度的邊境管控和遣返措施,默克爾此前試圖聯合這些國家維持邊境開放的努力已經遭受挫折。德國民意的變化以及政府隨後可能採取的政策調整,都將對這些國家的民意和政策産生影響。
面臨民意和社會撕裂的巨大政治風險,德國和歐洲在難民問題上已經退無可退。在現實面前,如果歐洲還能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的話,或許更嚴格的難民政策是最為現實的選擇,儘管這曾經是德國最不願意做出的選擇。(崔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