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啟動媒體交流年活動

2016-01-07 16:36:31|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德祿):日前,“今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製作了一期“中俄媒體交流年”中文廣播特別節目,通過國際在線呈現給廣大中國受眾。

  2015年12月17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閉幕式暨媒體交流年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出席了活動。2016—2017年是中俄媒體交流年,是在人文領域拉近兩國人民的又一重大舉措。

  “媒體的作用不可估量”

  當天,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俄總統企業家權益全權代表鮑裏斯·季托夫通過“今日俄羅斯”通訊社旗下的衛星網廣播節目向中國聽眾發表了致詞。他表示,“媒體的作用不可估量”,“俄羅斯人想知道中國正發生什麼,中國人也同樣想了解俄羅斯的情況。遺憾的是,我們國家之間的信息流還不那麼通暢。我們對雙邊關係、世界情勢都非常了解,但卻很少知道中國人每天的生活是怎樣的。這種相互不了解在國家層面早就不復存在,但在人與人溝通方面依然存在。中俄互辦媒體年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目前,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下設的媒體理事會已經成為兩國媒體交流與合作的有效平臺。理事會聯合主席分別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和“今日俄羅斯”通訊社總裁德米特裏·基謝廖夫。基謝廖夫在新年前夕接受衛星網採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經常與中國同行舉行會晤”,“我們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有著很好的關係”。

  “今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成立於2年前,是新聞引用率最高的俄羅斯媒體,其旗下的衛星網主要面向國外受眾。“衛星”一詞在俄語中指的是“與你相鄰者”。眾所週知,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為人類通向宇宙開闢了道路。也就是説,“衛星”意味著突破、進步和新技術。

  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駐中國區負責人阿列克謝·葉菲莫夫介紹,目前,由大約20人組成的編輯部每天播報約150條新聞,中文版衛星網的微博訂閱戶已經超過了700萬。“這還不是極限,我們正利用微信為用戶播發網站上的主要新聞,我們將進一步推進該方向的工作”。“我們計劃與中國同行建設互聯網信息平臺。通過這一平臺,著名學者和政治家們能夠交換自己的思想,討論重要的全球和地區問題,為解決衝突局勢建言獻策。”

  “期待我們能有更多富有成果的合作”

  現代新聞業同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沒有競爭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將“熱點”新聞率先播報、第一個揭開難解之謎、更早向他人介紹可顛覆世界的事件……毫無疑問,中俄媒體間存在著競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莫斯科首席記者孫娟也承認這一點。

  2014年1月,孫娟赴任莫斯科記者站。她與俄方同行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他們有時會在國際臺的報道中客串一把被採訪對象,就一些熱點問題發出俄羅斯媒體的聲音。“2015年,中俄兩國共同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我們和‘今日俄羅斯’通訊社衛星廣播電臺共同策劃了《難忘的聲音》系列報道,聯合製作供網站和廣播使用的特別節目。這些節目充分利用了廣播的傳播特色,從那些在戰爭親歷者記憶中最難忘的聲音元素入手,挖掘背後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節目受到了聽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明年是中俄媒體年,期待我們能有更多富有成果的合作。”

  “要讓中國人更加理解現代俄羅斯”

  國家層面的關係和百姓層面的交往應該相互補充,只有這樣,我們的關係才能真正鞏固起來,——基謝廖夫這樣指出。他認為,中俄媒體交流年將促進所有層面雙邊關係的發展,“而且,我們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也在於此”。

  基謝廖夫説:“我們將提供一系列有關俄中關係的材料。我們將介紹歷史上鮮為人知的、甚至是絕密的材料。而且,中國對這方面是感興趣的。但這還不夠。我覺得,要讓中國人更加理解現代俄羅斯。”他特別強調,有必要向中國各界介紹俄羅斯的投資和經商條件。“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願意到西方國家去投資,而不是俄羅斯。兩國領導人就一些大項目達成了共識,比如,天然氣管道建設。但這僅是一個層面。在中小企業和個人倡議方面,恰恰出現了問題。投資者們有擔心,他們不明白規則。這就是我們通訊社的任務,要使俄羅斯更讓人理解。”“我們相信,俄中之間的友好關係將給地球上的所有居民帶來和平與繁榮。在這方面,我們兩國的媒體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