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孩瞞家人貸款萬元整容 家屬索賠6千(圖)

2016-02-01 10:18:00|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李邵鵬

17歲女孩瞞家人貸款萬元整容 家屬索賠6千(圖)

女孩整形後,欠下醫院1萬多元手術款。(圖由受訪者提供)

17歲女孩瞞家人貸款萬元整容 家屬索賠6千(圖)
在手術同意書上年齡一欄,女孩寫的“18歲”。

  原標題:17歲女孩去整形 填個“18歲”就貸款上手術臺(組圖)

  家長説

  女兒未成年,為什麼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小孩做手術?

  醫院説

  整形醫院承認“管理有紕漏”,強調女孩自己填了“18歲”。

  律師説

  未成年人在整形醫療機構手術必須有監護人簽字,醫院難推其責。

  “媽,我欠了整形醫院錢。”

  “怎麼會欠醫院的錢,欠了多少?”

  “欠了1萬多,他們給我按揭的……”

  2015年11月7日,在成都讀職校的17歲女孩小真瞞著家人,在成都一家整形美容醫院做了臉部微整形手術,花了12000多元,沒收入來源的小真未成年,辦不了分期付款,但找了一個朋友辦到分期付款,並順利地走上了這家醫院的整容手術臺。

  成都金堂縣的李女士不敢相信這一事實,臭罵一頓女兒小真後,便去質問醫院並索賠:“我女兒未成年,為什麼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小孩做手術?”對此,整形醫院答覆承認管理有紕漏,但強調:“女孩自己填的是18歲”。

  女孩想整容,醫院説“可分期付款”

  17歲的小真是成都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生性愛美。她對下巴、嘴唇不太滿意,看到一家名為“成都駐顏美容整形醫院”的廣告後,她動了心,於是通過QQ向該醫院工作人員諮詢。

  去年11月,她和該整形醫院工作人員聯繫,對方很熱情。小真説,對方一直説服她做微整形手術,告訴了對方自己還是學生,今年17歲,也沒有錢。工作人員則説這不是問題,沒錢也可以手術,搞個分期付款。沒滿18周歲辦不了分期付款,那就找一個超過18歲的熟人幫她辦一個就可以了,每個月只還一點錢,辦好分期,醫院馬上就能安排給她手術。

  為驗證是否可以找他人代辦分期,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繫到當時幫小真的貸款公司工作人員劉先生。“未成年人能不能辦分期付款?”“不能。”劉先生説。“那未成年人能不能找別人代辦分期付款業務?”“原則上可以。”劉先生説,2萬元以下當天就能辦好。

  “辦貸款的人和手術的人不一致,醫院不會查?”“不會查。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解決。”在記者追問下,劉先生表示打個招呼就能解決問題,“放心吧。”

  找人辦貸款,醫院稱“管理紕漏”

  李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放寒假回家後,她發覺了女兒臉上有點變化,但並未往整了容那方面想。因為女兒還在讀書,根本沒錢做手術。但當女兒無力償還貸款坦白時,她幾乎嚇呆了。

  11月7日,小真來到了這家整形醫院,用朋友的身份辦好了分期付款手續後,醫院工作人員很快就安排給她做了面部微整形手術。

  李女士認為“醫院在誘使自己女兒做手術”,因為很明顯辦分期手續是一個人,做手術的是另一個人,“為什麼還給她做?”

  該美容整形醫院運營總監張女士解釋説,當時在醫院的時候,工作人員只是確認了付款金額及是否到賬,並沒有確認辦理分期付款的人是否和接受手術的是同一個人,“因為分期付款只能成年人辦理,既然已經辦下來了,我們也就沒有再去核實身份。”她也承認,院方存在管理上的紕漏,“這一點確實是我們工作上的疏忽。”

  女孩未成年,醫院並未核實年齡

  小真出生年月是1998年6月,在她11月接受手術的時候,她未滿18歲,屬於未成年人。但是,記者查看了小真在美容整形醫院手術的相關資料,諮詢記錄、顧客項目消費清單、麻醉知情同意書和整形美容手術同意書上,均有小真的簽名,但所有資料上的年齡一欄,寫的都是“18歲”。

  是小真自己故意填的18歲,還是有人“暗示”?小真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

  該醫院拿著這個有小真簽名,填了“18歲”的手術同意書,給實際上並未成年的小真做了麻醉整容手術。

  醫院是否知道小真只有17歲?在填寫資料的時候,工作人員是否要求顧客出示身份證,核實年齡呢?該美容整形醫院運營總監張女士對此回應稱,小真自己填的歲數是18歲。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都會詢問顧客年齡,並要求出示身份證,“但我們不是權力機關,沒法要求顧客必須出示身份證才能做手術。”

  但小真表示,工作人員從未讓她出示過身份證,而且“當天做手術我説過的,手術臺上院長問我年齡,我也説過我17歲。”

  張女士則説,小真在QQ中曾向醫院一名工作人員表明自己未成年,該工作人員拒絕了小真的整容手術要求。而後來和小真對接的是另外一工作人員,張女士稱“當時小真並沒説自己只有17歲”,所以工作人員才會建議她去辦需要成人身份證的分期付款業務。

  新聞透視整容潮蔓延學生圈 藝術類考生居多

  記者採訪相關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國內沒有針對未成年人醫學美容的問題做出具體規定。記者查閱到廣州市在2013年1月1日實施的《廣州市未成年人保護規定》中規定,“不提倡未成年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未成年人確因特殊原因需要進行醫療美容的,須經其法定監護人同意。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為未成年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前,應當向未成年人及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告知治療的適應症、禁忌症、醫療風險等事項。”

  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了成都多家整形美容醫療機構得知,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加入整形美容大軍,除了少部分燙傷或五官畸形的整形手術,大多都是為了追求美而進行的非醫療目的的面部微整形。每到寒暑假,娃娃面孔更為集中。

  求診者中,學生群體主要集中在初三、高二和高三,為中高考備戰的藝術類考生居多。

  成都某醫療美容機構副院長張勁松説,一是某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強烈的求美心理使然;二是在考試、就業壓力之下,某些年輕家長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美麗從娃娃抓起”。

  “目前,並沒有規定未成年人不能進行非醫療的美容整形手術,我們不能拒絕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的美容整形手術要求。但是,對於就診的未成年人,我們規定必須要有家長或法定監護人陪同並簽字同意,才能施行手術。”

  他告訴記者,因為未成年人的骨骼、臟器未發育完全,手術後效果可能與預想的要差很多,而且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比如中小學時期,孩子的鼻子骨骼還沒發育好,有的孩子會出現“塌鼻梁”、“朝天鼻”等情況,如果過早地進行“隆鼻”手術,可能會影響到鼻子的正常發育。做整形美容手術不僅需要身體上的成熟,還需要心理上的成熟,患者需要有充分的準備面對一系列未知的手術風險。

  事件進展家屬索賠6000元,醫院不接受

  近日,小真的媽媽李女士帶女兒到成都,找到這家醫院。她説之所以維權,是因為女兒是未成年人,在作為監護人的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醫院就給孩子做了手術,對孩子的面部造成了影響,因為孩子還在長身體。

  她向醫院提出索賠,賠償金額至少要手術費用的一半,也就是6000元。1月28日,醫院權衡後,提出了自己的和解方案,即賠償李女士價值5000元的代金券。但這遭受了李女士的拒絕,“我們不會在這家醫院再做任何治療,代金券有什麼用,根本用不上。”她希望折現賠償,醫院不接受。

  目前,雙方仍未達成協定。

  律師説法“無監護人簽字就手術,醫院違法”

  “無論從未成年人身體角度還是法律角度,美容醫療機構未經法定監護人同意,對未成年人進行醫學美容手術,都是違法的。”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因告訴記者。

  他説,對於尚未發育成熟的未成年人,整容作為醫療手術的一種,意味著巨大風險。未成年人容貌還未定型,皮膚、器官、骨骼等組織還未發育成熟,過早地做美容外科手術不利於身體發育;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層面上,根據《民法通則》,滿十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整容手術這樣存在危險系數的醫療行為,明顯不屬於未成年人自己能決定的行為。整形醫院明知未成年人不能與之建立醫療美容合同,還利用他人身份證為其實施醫學美容屬於違法行為,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同時,這個醫療合同由於主體不適格,屬於無效合同,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可以要求返回費用,賠償由此導致的損失。

  官方聲音衛計委:責成屬地衛計局調查

  針對此事,成都市衛計委相關科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屬地管理原則,他們已將反映的相關情況通知了成都市金牛區衛計局,並責成成都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對此事跟進、督導,一旦發現涉事醫院存在違法或違規行為,將嚴肅處理。華西都市報記者周家夷王蕾攝影報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