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率排行榜”須辯證看待

2016-02-14 14:17:35|來源:南方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逼婚率排行榜”須辯證看待

  每逢佳節被逼婚,一大波三姑六婆已在路上,逼婚與反逼婚的拉鋸戰即將上演。日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發佈《中國逼 婚現狀調查報告》 ,結果顯示:逾七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被逼婚率高達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還未到法定結婚 年齡,就被父母逼婚了。(2月13日中國青年網)

  調查顯示,四川父母喜歡全家齊上陣,發動親朋圍攻戰術;上海父母擅長用言語嘮叨逼婚,就像“唐僧唸經”一樣;廣西父母則是“實幹派”,強行做主為子女安排相親,解決婚姻大事……各地家長習慣不同,但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關心兒女操心兒女婚姻大事的急迫之情是一樣一樣的啊。

  “逼婚率排行榜”折射了傳統與現代婚戀觀念的激烈碰撞。在科技發達、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年輕人愈來愈注重情感匹配度、心靈舒適度和婚姻品質,不再願意通過傳統方式交友戀愛。更不願意被父母強逼著四處頻繁相親。而學習、工作、生活的各種壓力,人均受教育年數的延長,談戀愛時間變少、交友圈子的逼仄都令年輕人不堪重負;而父母囿于傳統觀念,執著于早結婚早享福的人生“經驗”,通過連續不斷的叮嚀、催促、密集的安排相親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子女的關愛,殊不知這種“無微不至”、反而加劇了人際代溝,造成老少兩代的心理屏障及對立。於是網絡各種應對相親的“秘笈”流傳,青年人與父母在逼婚與被逼婚展開了遊擊戰、持久戰。“逼婚率排行榜”也便應運而生。

  “逼婚率排行榜”是一個溫馨的提醒,年輕人試圖將長輩、親友的“嘮叨”“打探”“關心”“對比”屏蔽于外,表達了現代青年對家族傳統關係的反思,也彰顯了現代公民對保護自己隱私權利意識的覺醒。

  但“逼婚率排行榜”也凸顯特有的中國式親情。春節團聚,親情最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心靈裏最柔軟的地方,闔家團圓、花好月圓都是人們最喜歡聽到的吉祥話,也寄託著親友的關愛和祝福,換個角度説,假如沒有一個人問你生活得好不好,有沒有成家,你會不會有被忽視的冷落感?成家立業繁衍後代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親情,而孝順長輩反哺感恩也是我們不可堙沒的傳統品質。二者相互依存,不能偏廢。兒女成家歷來是父母心頭大事,宅男宅女的婚戀也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也是一些相親節目大熱的原因。要知道婚姻美滿、生活幸福是年輕人的美好願望,何嘗不是父母的殷切盼望?找到了這一情感共同點,還有什麼不能摒棄前嫌的呢?

  故而,“逼婚率排行榜”須辯證看待。長輩親友在過年交談的時候,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理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需求,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參考即可,讓孩子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將自己的思想觀念強加於晚輩;而孩子們在回家之時,既要坦率亮出自己的看法,也要體諒長輩的心情,不要用逃避、抵觸的目光看待親友聚會和父母關心,只有老少兩代換位思考,平等交流,與時俱進,尋找彼此都能接納的平衡點,才能避免被逼婚的尷尬和無奈,彌合因此撕裂的親情裂痕,家庭團聚才更具歡樂祥和,更有家的味道。(南方網斯涵涵)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