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分化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註定難得逞

2016-02-15 17:34:1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2月15日至16日,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如期而至。儘管美國此前聲稱本次峰會不針對中國,但討論議題卻處處和中國相關。筆者認為,實際上本次峰會是其落實“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其戰略意圖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推動東盟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對抗

  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和越南等東盟國家都對南沙提出主權要求,但東盟並未作為一個整體發聲。一方面,中國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國,東盟順利搭上了中國發展的便車,雙方經濟聯繫日趨緊密;另一方面,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對南海提出的主權要求相互重疊,難以在東盟內部達成共識。並且,中國一向秉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倡導並嚴格執行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因此,在美國介入之前,南海局勢大體平穩。

  自“重返亞太”之後,美國開始積極介入南海問題:支持菲律賓等國索取南沙島礁、炒作南海局勢,甚至藉口“航行自由”、“無害通過”擅闖中國控制海域。其用意在於攪亂局勢,而非與中國兵戎相見。因此,美國急需南海代理人。但是,此區域任何單一國家實力均無法與中國相較,只有拉動東盟整體對抗中國才能實現美國戰略意圖。

  自去年12月宣佈舉辦峰會以來,美國施展出一套“組合拳”:克裏出訪老撾、柬埔寨;派軍艦擅闖我西沙領海,以不承認我西沙主權向越南新一屆領導層示好;支持菲律賓向國際法院提交南沙領土爭端,並宣稱雙方聯合巡航南海……直至此次峰會,美國種種行為意在向東盟顯示自身實力和重返亞太的決心,同時,試圖扮演“仲裁者”調解東盟內部矛盾,以期推動東盟整體在南海對抗中國。

  拉東盟壓中國制裁朝鮮,掌控半島局勢主動權

  在朝核問題上,東盟各國向來保持中立,很少在朝核問題上發聲。但今年朝鮮核子試驗後,緬甸于1月13日表示“深切關注”,並敦促朝鮮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停止核子試驗。2月10日,白宮表示,奧巴馬將在美國-東盟峰會上討論朝核問題。

  朝核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但中國不可能按照美國意圖行事。因此,美國需要在日韓之外尋找新力量,以此向中國施壓。而東盟緊鄰中國,又是南海問題攸關方,如果東盟能在朝核問題上配合美國發聲,美國則可以在南海與半島同時向中國施加巨大壓力;若朝核和南海形成“聯動”,美國將取得朝核問題和南海局勢的主導權,可謂“一箭雙雕”。

  為擴充TPP做準備,阻礙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

  2月4日,TPP正式簽署,東盟中的新加坡、越南、文萊和馬來西亞已是正式成員,泰國和印尼對TPP表示出強烈興趣。TPP是美國精心打造的“經濟北約”,是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組成。此次峰會,美國必將遊説東盟加入TPP,給中國-東盟越發緊密的經濟關係“摻沙子”,阻礙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

  總之,此次峰會是美國落實“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又一舉措,不可能不針對中國。但是,撇開中國談南海、朝核,只能使問題更加複雜化。況且,東盟與中國是近鄰,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經歷了“黃金十年”,雙方已形成了“命運共同體”,美國這種“挖墻腳”的做法恐怕難以得逞。(崔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