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會議成果有限 全球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原標題:全球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第52屆慕尼黑安全會議14日落幕。與會各方圍繞敘利亞危機、難民問題和反恐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討論。
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安全形勢嚴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包括敘利亞危機在內的主要熱點問題背後,大國間的博弈和角力十分激烈。
會議成果有限
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于12日至14日召開,與會代表參加了雙邊或多邊會談,內容涵蓋了敘利亞危機、難民危機、反恐、烏克蘭危機以及朝鮮半島核問題等多個議題,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敘利亞危機。
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第四次外長會議12日在此間舉行,各方同意本週內打通人道主義救援通道;一週內在敘境內全面停止敵對行動,並在聯合國主持下,授權美俄牽頭組成一個工作組,就止暴的執行細節直至今後停火事宜進行具體協商;儘快恢復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敘國內和談,使和談與停火止暴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各方均承認此次外長會達成的協議是朝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邁出的積極一步。但有分析人士擔心,敘利亞政府、反對派以及其他武裝組織能否承認、接受並忠實履行達成的協議還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因此協議甚至可能在生效之前就會夭折。
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14日在一場討論會上表示,人們關於敘利亞停火的討論傾向於先讓俄羅斯空軍暫停行動,這讓他強烈懷疑達成的敘利亞協議能否取得好的結果。他認為最終敘利亞能夠達成停火的可能性為49%。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稍顯樂觀,但其預測的成功率也只有51%。
除敘利亞問題外,難民潮是另一個焦點話題。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在會議上呼籲歐洲制定統一的難民政策,共同應對難民問題。然而,歐洲各國出於各自考量難以在難民配額問題上達成一致。
俄西分歧嚴重
在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只要有涉及俄羅斯的討論會,西方代表對俄羅斯的指責聲就不絕於耳,這凸顯了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不信任和分歧。
在敘利亞和烏克蘭等熱點問題上,俄羅斯的干預讓西方心存不滿。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3日在講話中談及對俄關係時説,現今俄羅斯的行為正使歐洲安全秩序變得不穩定。北約不想尋求對抗,也不願有“新冷戰”,但該組織“必須作出堅定的反應”。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認為西方有意妖魔化俄羅斯,對俄羅斯而言,北約的政策既不友好又不透明,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關係正滑向新的冷戰時期。
中國國際問題專家曲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指出,俄羅斯認為,近年來北約東擴完全無視俄羅斯的安全,所以俄羅斯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捍衛自己的利益關切和安全。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上加強了干預力度,和西方之間的不信任情緒在蔓延。
安全形勢嚴峻
對全球安全形勢的悲觀氛圍籠罩會場。美國國務卿克裏在講話中説:“很明顯我們可能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要同時應對如此多的熱點。”梅德韋傑夫則表示,歐洲當前的安全體系是在二戰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這使歐洲在70多年內避免了衝突。但這個系統出了問題,有時候會失靈。“我們真的需要經歷第三次全球性的悲劇後才能明白現在需要的是合作而非對抗嗎?”
中東熱點衝突産生的外溢效應正在擴散。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想重新恢復和平和穩定,必須達成三個層次的合作與諒解:一是美俄對敘利亞未來安排必須達成基本共識;二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必須停止相互拆臺;三是在此基礎上形成廣泛的國際聯盟,徹底在軍事上摧毀“伊斯蘭國”。
曲星認為,解決當前國際熱點問題的根本是解決發展問題。只有各國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的生活水準有所提高,才能真正消除恐怖主義的土壤,才會遏制外流的難民潮。
曲星表示,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大國關係等思路,這既是針對問題治標的舉措,也是針對分歧治本的理念,“中國思路能夠改善國際安全環境”。(饒博 何夢舒 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