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愛心墻啟用10余天“命運多舛”(圖)
原標題:昆明一愛心墻啟用10余天“命運多舛”(圖)
中新網昆明2月17日電 (記者 胡遠航)15日,中新網曾報道昆明北站隧道一愛心墻啟用不足10天,因無人打理變身舊衣物“垃圾場”被轄區街道辦取締。沒想到才過了1天,愛心墻的命運就來了次“反轉”——考慮捐贈和受助雙方的需要,轄區街道辦又撤銷取締,改為放置愛心桶並加強管理。但更讓人驚訝的是,沒過一天,愛心桶又被偷了。
短短10余天,從受熱捧,到無人打理變身舊衣物“垃圾場”,再到被取締又“反轉”,昆明北站隧道愛心墻的命運真可謂“一波三折”。而其遭遇在國內並非個例。愛心墻這種新型公益模式,被“火熱”複製到本地後,為何狀況百齣?
“給熱情衝昏了頭、拍腦門的決策,會死得很快、很慘!”有觀察人士稱,愛心墻登陸中國後,市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大有遍地開花、熱火朝天之勢,但跟風扎堆,一不小心就“玩壞”了愛心墻。
“愛心墻誰來做最合適?愛心墻的設置合規嗎?選址合理嗎?愛心墻的日常管理到位嗎?”觀察人士稱,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愛心墻在中國很難走遠。
有公益慈善論壇支招: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愛心墻主要是做舊衣捐贈,選址在哪更合適?怎樣設計更美觀實用?如何根據相關群體的需求和季節天氣的變化,適時調整衣物的種類和數量,並做好防雨、防潮、防曬、防塵、防盜工作?消化不完的衣物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都應該由有專業經驗的公益機構,建立一支相對穩定、分工明確的志願者團隊規劃管理。
此外,在國內公共場所舉行公益活動,通常都需要市政、城管、公安等多個部門的審批,愛心墻的設立應該避免“先斬後奏”式的魯莽,與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做好溝通,詳細規劃好活動,以達到預期目標。
“很多地方,愛心墻設立後,市民捐贈積極,但卻出現了不適合捐贈的衣物,很多衣物都未經清洗消毒。”昆明慈善組織“昆明之美”團隊發起人顧中國認為,要讓愛心墻這一模式順利進行,還需社會大眾形成更好的捐贈理念和規則。
“愛心墻不是個人衣櫃減負場,不合格的捐贈堅決不上墻,打造有效的供需對接平臺,這樣才能皆大歡喜。”網友“石榴籽”呼籲,希望更多市民從自己做起,用心維護愛心墻,讓它成為一個城市真正的加分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