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魚”調查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2016-02-18 08:47:46|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天價魚”調查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新華網北京2月1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付光宇)近日,有網友自曝春節期間和家人在哈爾濱旅遊,一頓“魚宴”吃了上萬元,還因斤兩和價格問題與飯店方面發生肢體衝突,引發大量網民關注。

  連日來,隨著媒體披露的信息逐漸增多,輿論幾度發生反轉,有關“天價魚”的話題持續發酵,一起春節期間的消費糾紛,為何成為全國關注的話題性事件?

  15日晚,哈爾濱相關部門公佈初步情況通報為“明碼標價無違規”。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魚的價格由商家按照實際情況自行擬定,並通過市場競爭最終形成,所以此事不涉及價格欺詐。只有在價格明顯偏離物品本身價值或對百姓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的時候,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才會進行指導和調控。

  官方表態不但沒有打消公眾疑慮,反而成了“揚湯止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許就是後續調查進展過於緩慢,遠遠慢于媒體的調查披露,錯過了有效引導輿論的時機。

  16日,“天價魚”事件再次“反轉”,一度“失聯”的當事消費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飯店點菜單下面簽字造假,這讓由市場監管、旅遊以及公安等多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再度陷入了尷尬。

  為何涉事飯店所售的鰉魚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商家,而還能在市場競爭中存活?為何網上“點評”口碑較差的“高價”餐廳仍然客源不斷?“虛高”的價格中是否隱含了“黑色産業鏈”?

  調查的難度到底有多大,輿論的風向為什麼總是被媒體帶著跑?

  對於不太了解的問題,如果官方不能“一錘定音”,公眾往往習慣從其他只言片語或是自己的一些經歷中去尋找答案。網友圍觀吐槽“天價魚”,根源在於大家對涉嫌“被賣”“宰客”等現象的深惡痛絕,甚至是對一些地方及相關部門市場監管能力的不信任。

  截至17日下午16時,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黑龍江)的頁面已經無法登錄查詢;國內某知名點評網站也已被憤怒的網友“攻佔”,各種惡評充斥;多路媒體人馬聚集冰城,深挖各類線索……

  希望有關部門不要讓“真相”飛得太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