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短缺下的委內瑞拉華人生活:生意難做 僱員流失(圖)

2016-02-02 10:08:0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維靖

圖片默認標題

由於供應短缺,委內瑞拉一些超市的貨架都變空了。梁永欽供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何雨陽):受國際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南美國家委內瑞拉的經濟近來持續惡化。根據委內瑞拉中央銀行上個月發佈的最新經濟數據,2015年前三季度委國內通脹率高達108.7%,經濟衰退7.1%。另據報道,眼下,委內瑞拉外匯儲備僅剩156億美元,今年需要償付的國際債務卻高達160億美元,其國內所有行業都面臨缺乏外匯進口必要生産資料和商品的窘境,商品缺貨指數高達84%。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29日的一篇文章評論:“委內瑞拉正在滑向國家破産的邊緣”。

  鋻於國內經濟不振、物資嚴重缺乏,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在1月15日宣佈全國進入為期60天的“經濟緊急狀態”。國際在線記者就此採訪了4位生活在委內瑞拉的華人華僑,他們向記者介紹了真實感受到的委內瑞拉的經濟困境。幸運的是,當地的華人華僑團結一心,互通有無,目前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買糧食要憑指印或身份證”

  居住在委內瑞拉北部城市馬拉凱的華商梁永欽同時經營超市和餐館。他告訴國際在線記者,對於飲食業來説,找食材如今變得相當困難。目前委內瑞拉主要的米食十分缺乏,政府已強制要求各大超市實行按指印或者憑身份證號碼購買日用品的政策,要求每人一週只能購買一次主糧,近乎配額制。“但是很多人其實已經很久沒有買到主食了,超市裏的貨架大部分都是空的,”梁永欽説。

  據梁永欽介紹,由於物資短缺、生意難做,很多打工的華人華僑都選擇了離開,出現了華人員工荒。他自己經營的一家酒樓以前有員工26人,現在只剩下9人。以前做普通收銀員或者在超市打工一個月的薪資能有800到1000美元,現在卻變成100美元,大家都收入驟減。

  物資短缺帶來的是物價飛漲。梁永欽稱,由於正規渠道買不到貨,大家就去黑市買,但是價格貴的離譜。比如食用油,政府限價為1公升5.7強勢玻利瓦爾(委內瑞拉貨幣單位),黑市價已經賣到211強勢玻利瓦爾;大米的價格政府限價為8.7委幣,但是黑市價為243委幣。 

  伴隨物價飛漲的還有強勢玻利瓦爾的嚴重貶值。目前政府規定的兌換匯率為6.3強勢玻利瓦爾兌換1美元,但是政府放出的美金數量極少,民眾只能去黑市買美元,黑市上1美金卻需要用965委幣去兌換。“現在很多航空公司都要求乘客用美元購買機票,不收委幣了。” 梁永欽介紹稱,由於美元不好買,航空公司又只收美元,導致客流大幅減少,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停飛或者減少了委內瑞拉的航班。

  “有人幹起倒買倒賣的生意”

  在委內瑞拉西部的特魯希略州開雜貨舖的華人馮春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物資奇缺的問題部分是委內瑞拉政府的政策造成的,政府為了爭取選票,強制限定物價。“比如洗衣粉,市面價要賣3毛,但是政府規定只能賣2毛,廠家按這個價格無法生産,所以只能減産,慢慢地就導致市面上的貨物越來越少。”馮春嬋説,“政府一旦開始限定某個物品的價格,這個物品就會開始缺貨。”

  馮春嬋説,以前批發商每星期發一次貨,現在卻要20天或者1個月才發一次貨,而且貨物的數量和種類明顯減少。批發商的回復是,因為他們得不到美金進口原材料。

  “聽批發商説,貨物種類減少是因為工廠無法正常運轉。”馮春嬋介紹,比如飲料,就缺那個蓋子,就因為原材料進口不了,還是生産不出來。委內瑞拉資源缺乏,很多原材料依賴進口,進口就需要美金,但是政府又嚴格限制購買美金的數量,導致工廠無法正常生産。

  馮春嬋的雜貨舖賣的是日用品和家居用品,很多商品都屬於政府限價的範圍。馮春嬋對記者説:“週一到週五,經常我們還沒開門,當地人就已經在門外排隊了。”因為雜貨舖必須按照政府限價賣貨,價格很便宜,所以造成有人專門排隊來買,再倒手拿到黑市上高價去賣,甚至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新職業。比如32片裝的尿片,政府限價為155強勢玻利瓦爾,但是黑市可以賣到1500強勢玻利瓦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