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寨卡病毒病已構成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6-02-02 08:06:07|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世衛組織宣佈寨卡病毒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素雲):世界衛生組織2月1日在日內瓦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對南美出現的寨卡病毒病進行討論評估後宣佈:南美地區爆發的寨卡病毒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在當天發佈的一份聲明中,還針對目前的疫情情況提出了應對和預防建議。

  世衛組織《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于1日在日內瓦召開電視電話會議,世衛組織秘書處介紹了新生兒小腦症的集中爆發與寨卡病毒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並認為目前的疫情流行情況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隨後,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宣佈了緊急會議上述結果。

  寨卡病毒于1947在烏干達寨卡森林的恒河猴體內被發現,因此被稱為“寨卡病毒”。它主要是通過蚊子傳播,在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均曾發生過人感染病例或疫情,但情況都不嚴重。這次疫情之所以引起世衛組織的重視,是因為流行規模擴大,而且現在還高度懷疑這種病毒有可能引發新生兒小腦畸型或神經系統疾病。本輪寨卡病毒病第一例報告病例于去年5月發生在巴西。世衛組織稱,目前巴西國內共計報告4000多例小頭症疑似病例,其中確診270例。目前,美洲地區已有25個國家和地區報告出現寨卡病毒。

  世衛組織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建議,應該加強對小頭畸型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監測,特別是加強對該疾病集中爆發原因的研究,以確定其是否與寨卡病毒直接有關;鋻於小頭畸形和神經系統疾病集中爆發的區域都是新近寨卡病毒感染的地區,因此要加強這些地區的公共衛生措施,減少感染,特別是孕婦和育齡婦女。

  “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衛組織對流行病的一種較高級別的預警。從定義來説,這種疾病的國際傳播已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而《國際衛生條例》締約國有責任向世衛組織通報相關疫情和病例。

  在疫情應對和預防方面,世衛組織都提出了全面具體的防控意見。關於傳播防控,世衛組織建議加強對寨卡病毒感染的監測,確定診斷標準;優先研發診斷寨卡病毒感染的新方法;受寨卡病毒影響的國家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確保從病毒傳播根源上進行控制,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對於受感染的孕婦,應提出建議並進行追蹤。

  關於長期防控措施,世衛組織建議加強對寨卡病毒疫苗、治療和診斷方法的研發力度;另外,在已知的寨卡病毒傳播地區,衛生部門應做好準備應對小頭畸形和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出現的繼續增長。

  另外,世衛組織還建議要進行數據共享,國家主管部門應及時報告感染病例,共享相關重要信息;有該疾病與寨卡病毒傳播的臨床、病毒學和流行病學資料,也應迅速與世衛組織共享。

  與此同時,世衛組織不建議對寨卡病毒影響地區採取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但可以向前往這些地區的旅客提供防控意見。此外,飛機和機場應實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滅蟲標準。

  世衛組織強調,居住區附近的蚊子滋生地是最重要的防控對象,一是從源頭減少蚊子的繁殖,二是減少蚊子和人之間的接觸。這種蚊子主要是在白天叮咬,因此建議老人孩子和病人在白天休息睡覺時使用蚊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