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老交警眼中的“摩託大軍”之變

2016-02-02 10:05:16|來源:中青在線|編輯:鄧晨曦

  1月30日,在粵桂交界的廣西梧州市藤縣路段,眾多摩托車手在返鄉途中。據廣西梧州市交警支隊統計,自1月24日春運開始起至30日傍晚,途經當地返鄉過年的摩托車已達3.63萬輛次。甘漢深/攝(新華社發)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基層黨風政風民風出現了許多新氣象新變化,黨員幹部群眾對“十三五”期間國家發展前景充滿了堅定信心和美好期待。自2月1日起,本報開設“新春走基層”欄目,陸續刊發記者從基層採訪來的新聞報道,以生動的故事、真實的細節、動人的場景和細膩的筆觸,描繪黨的惠民政策給老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營造億萬群眾歡度節日的熱烈喜慶氣氛和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一場近20年來最強的寒潮席捲大江南北時,位於兩廣交界的廣西梧州市東出口如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摩托車返鄉大軍。

  9年前,當“摩託大軍”第一次通過媒體報道進入公眾視野時,梧州市公安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子鬱就在梧州市東出口執勤服務。不少沿線的地方政府在“摩託大軍”經過的國道邊設立休息點,梧州市東出口服務站就是這時建立的。李子鬱還記得,一開始,為了讓騎行者休息時能補充一些體力,交警們自費為騎行者提供姜糖水和泡面。

  9年來,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交警每年都在一線感受著騎摩托車返鄉大軍路途的艱辛與回家的期盼,也見證著這個群體的時代變化。

  每年,李子鬱都會跟騎摩托車返鄉的鄉親們聊一聊為什麼騎行回家,老鄉們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大部分人選擇摩托車出行是因為一票難求。年前火車票難搶,汽車票也大幅漲價,很多打工者騎摩托車回家還有省錢的考量。

  有人跟李子鬱算過一筆賬:兩三個人春節來回一趟,除去摩托車油費,可省下1000多元交通費用,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説是很大一筆開銷。

  由於缺乏安全意識和準備,早些年看到這些匆匆趕路的“摩託大軍”,李子鬱常有種揪心的感覺:有的人光著手、不戴頭盔,就這樣頂著寒風一路騎行。有的一家三口綁著大包小包,把孩子夾在夫妻兩人中間,由於中間沒有支撐點,孩子一路都懸著。

  千里騎行在人們想像中帶有幾分浪漫色彩,但實際上卻是充滿艱辛的挑戰。為了節省路途中的食宿費用,“摩託大軍”經常是通宵達旦地趕路顧不上休息,“少睡點覺,早點到家”是他們的信念。

  “你想想,就是一個穿得很嚴實的人在寒風中站一個小時也受不了啊!”李子鬱説,頂著寒風,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的騎行者經常會手腳麻木失去知覺。在服務站,李子鬱曾見到不少騎行者下車休息時,不是跨下車來,而是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上,因為膝關節已經被凍得僵硬了。在這種情況下上路是非常危險的,遇到緊急情況他們往往來不及反應。

  “對他們來説,每次回家都是一次冒險。”李子鬱説,在高速公路開通之前,客車、貨車、摩托車混行,摩托車大軍毫無保護地穿梭在大貨車和其他機動車的車流當中,在其他車輛的夾縫中行走,有種命懸一線的感覺。

  2010年6月30日,廣西段的蒼鬱高速與廣東省實現接駁,兩廣正式進入高速時代。高速的開通,使摩托車和貨車、客車等機動車成功地實現了分流,告別了混合行駛的時代,梧州市東出口方向車輛混雜的情況明顯改善,鐵騎返鄉的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讓李子鬱感受特別深的是交通路網不斷完善、客運物流的不斷發展,對摩托車大軍帶來的影響最為直接。

  2011年,經梧州返鄉的摩托車達50萬輛次,達到歷史最高峰。

  2012年春運,依託高速路優勢,各汽車客運站加開客運班次,梧州的摩托車通行量降到44萬輛次。2013年、2014年春運,這一數字又陸續下降到37萬輛次和32萬輛次。

  2014年12月26日,南廣高速鐵路(南寧-廣州)正式開通運營,為兩廣百姓帶來極大便利。2015年春運期間,從梧州通行的摩托車數量進一步減少到23萬輛次。

  “摩托車大軍的數量增減,是我們道路基礎設施的晴雨錶,它見證著我們社會發展的歷史印痕。”李子鬱感慨地説。

  伴隨著“摩託大軍”數量的日益減少,讓這位老交警感到欣慰的是,老鄉們的安全意識卻在逐年提高。以前他們超載嚴重,現在大都輕裝上陣;以前很少有人佩戴頭盔,現在幾乎沒人不戴;以前他們出發前很少有人注意摩托車的檢修和保養,現在大都會準備充分再出行,像2014年春運時梧州東出口服務站一天需要幫騎行人員換七八十個輪胎,現在一天換不了幾個。

  最近這幾年,團員青年志願者、黨員義工等隊伍陸續進駐服務站,提供醫療、摩托車檢修、免費電話等多項愛心服務,站點的保障性和專業性大大增強。李子鬱説,“有專業人員做服務,我們交警就可以騰出手來做好管理,回歸本行了”。

  本報南寧1月31日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