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亞布力論壇演講:對未來的信心來自年輕人
國際在線消息:20日上午,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應邀在亞布力論壇做了專場演講,暢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馬雲認為,中國現在出現了三個新的增長點,分別是服務行業、消費和高科技。如果把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出口比作馬車,服務業、消費和高科技則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輛奔馳轎車。在這三者中,消費則需要重新定義,“我們不鼓勵百姓消費,不鼓勵年輕人花錢,那就是我們對中國的未來沒有信心。”他解釋到,消費就是可以消耗、可以浪費的東西,敢於消耗浪費了,才能看得更長遠,對未來保持信心,因此,優質消耗品是巨大的機會。“其實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中心,改變自己的工作去真正適應社會發展。未來的變革是消費需要什麼,按需定制,但規模柔性化定制,必須要改革自己去適應未來,而不是改變別人適應自己。”
“今天中國經濟有沒有問題,哪個國家的經濟沒有問題?都有問題,但是我自己來看,今天我們對經濟恐慌本身比經濟問題來的更大。”馬雲在演講中説,“判斷經濟好壞,跟GDP其實關係不是太大,判斷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健康,是否有希望的是就業是否穩定,年輕人是否有就業機會,今天中國的年輕人就業還沒有出現問題。”馬雲説,他對未來的信心來自對年輕人有信心,看到大量年輕人加入高科技企業,就會對中國經濟長遠有信心。“沒有經歷過倒楣時期的哪叫企業?”馬雲呼籲同行們要忘記短期,做企業要看長期,既要對今天和明天膽小謹慎,更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主持人提問馬雲:“結合昨天一位電商巨頭把電商部分砍掉的觀點,企業該如何看待?”馬雲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比砍部門更容易的事情,如果做企業家、做企業是永遠挑最容易的事情,這個企業怎麼做得好?“電商不是一個零售的渠道,不是一個銷售的方式,而是一個思想觀念的進步,”這種進步就像用電和燒柴的區別,“所以我覺得,不是把電商部門要關掉,而是思考如何把電商的部門做得更加強大,真正以客戶需求為主要導向。”馬雲説。
以下為馬雲演講實錄:
《新三駕馬車:服務消費和高科技》
早上好。很多人都去滑雪,我沒有去,我第一次學滑雪是在亞布力,亞布力學完滑雪以後我去了瑞士。因為在亞布力學會了滑雪,我認為我在瑞士就可以滑雪,結果我坐了15分鐘的纜車爬到了山頂,一看把自己給嚇壞了,我也不知道15分鐘可以爬得那麼高,一看山的坡度,以及所有的滑雪道根本就找不到道,我根本就不敢滑,我就花了將近2個半小時走了下來。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以為自己知道很多東西、以為自己懂,如果不對未來有敬畏之心,不對未來,對昨天有感恩之情,對今天有爭氣之力,對明天有敬畏之心,我們可能永遠跌跌撞撞、磕磕絆絆。
今天整個企業可能碰到了困難,今天大部分人有的困難我都有,而且越來越大,越來越有煩惱,我相信我碰到的很多困難,在座的很多企業可能還沒碰到。但是怎麼辦?選擇了做企業,選擇了做阿裡巴巴,選擇了做互聯網,選擇了一幫年輕人一起做這件事情,你只能堅持下去,你自己相信能夠忽悠,我們昨天説了“忽悠是讓自己不相信,而是讓別人相信”,其實我們不在乎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阿裏走到今天為止要面臨的問題挺多,所以那時候王石出去爬山,反正我是不去爬。我問他為什麼去爬山,他説爬到山頂上可以想得很清楚,我自己坐在馬桶上都能想得很清楚,我每天都在爬山翻雪山,我們所有企業家天天都在想辦法怎麼過雪山、怎麼過這個坎兒那個坎兒。所以其實來講,我們對未來必須看清楚災難,只有看清楚了災難、看清楚困難,知道有災難、知道有困難的人,才有資格樂觀,否則是盲目樂觀。你都不知道未來的災難在哪,你的樂觀是盲目的。
所以,我是看了今天的中國經濟形勢對誰都不好,所以這就是好事情,如果就對你不好,那你的災難大了。更何況經濟好壞,跟你其實也沒多大關係,今天中國經濟有沒有問題,哪個國家的經濟沒有問題?都有問題,但是我自己來看,今天我們對經濟恐慌本身要比經濟問題來的更大。整個轉型升級這麼多年,説中國經濟不可持續這麼多年了,説金融危機我們沒有充分認識到,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這麼大的影響,金融危機爆發其實就像海嘯一樣,今天在美國然後到了中國,這是一個過程。
因為我們沒有做好充分思想準備,再一個我們對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付出的代價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人人都在喊轉型升級,但轉型升級付出的代價是有多大,該怎麼去做我們也沒做好準備。但是今天來看,以能源,石油,資源為支撐的整個經濟下滑,已經是勢在必行,必須這樣的。
但另外一個判斷經濟好壞,跟GDP其實關係不是太大,判斷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健康,是否有希望就看就業是否穩定,年輕人是否有就業機會。如果年輕人缺乏就業機會的時候,這個經濟哪怕GDP很高也是不行的,今天中國的年輕人就業還沒有出現問題,如果這個出現問題的時候,真是大家的災難。那麼年輕人去了哪?
其實中國現在出現了三個新的增長點,這三個新的增長點,第一,服務行業。第二,消費。第三,高科技。這是中國的新“三駕馬車”,如果把前面的傳統與基礎設施投資,出口導向,加上內需稱為馬車的話,那麼消費,服務,高科技是三輛奔馳轎車。因為只有這麼去思考,這也是美國經歷過,歐洲經歷過,日本經歷過我們必須要思考的,中國未來的真的三個檔次不是馬車的車,那就是把消費做起來,把服務做起來,把高科技做起來,這才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從三駕老馬車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30年來投了這麼多錢,我們是否應該從基礎設施投資變成基礎設施應用,我們投了那麼多的設備,投了那麼多的錢,但是應用能力之差,是超乎大家想像的。也就是説如果這個飯店不是交給地中海俱樂部,如果是老闆自己買,自己建,自己用,如果你有一個飯店是交給香格里拉運營,還是你們自己家運營?如果我們國家把幾十年的投資開放給民營企業,運營必須是專業的,必須要交給市場去運營。所以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所在,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的資産盤活,把這個國家從前買了投資的東西做好。第二,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不可能持續的。必須把進出口平衡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巨大的市場,必須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買家市場,我非常同意要學會買,學會買其他的東西進中國,衝擊中國,加速中國的轉型升級。中國不是産能過剩是落後産能過剩,高價值産能不夠,馬桶不是中國不會生産,是好馬桶有創意性的馬桶我們不會生産,生産不夠多,所以必須考慮到進出口平衡發展。
在一個內需市場,什麼是內需?內需就是消費,“內需”這兩個字提法不對,內需是經濟學家提的,消費和前面兩個,為什麼消費做不起來,內需做不好?因為投資和出口是政府導向,消費是市場導向,是企業導向,政府有可能有這個能力把銀行的錢給掏出來搞基礎設施投資,政府能夠經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出口刺激起來,但是政府很難把老百姓口袋來的錢掏出來做點什麼事。所以把老百姓口袋的錢掏出來的事情這是企業家的創新,是市場的行為。我們國家在市場經濟的道路上應該是加大不斷的走下去。
所以我自己覺得,消費和內需這兩個字要重新定義,實實在在的講我們就是拉消費。就像現在很多拍電影電視的,你問他幹嗎的,説是搞文藝,搞文化的。你傻在那兒,文化到國外去翻譯,有個演員説是搞文化的,你搞博物館還是搞圖書館,文化是這個概念,直截了當講我是搞娛樂的,這樣多好,大家也聽明白了。所以今天什麼是消費?消費的消是可以消耗的東西,所謂的費是可以浪費的東西。
這個也不是很難理解的,這也不是很難刺激消費的,消耗可以消耗,消耗品,優質消耗品是中國13億人巨大的機會,可以浪費,什麼叫浪費?我們以前以為汽車和房子是兩個內需,汽車,房子一年一輩子也就買一次到兩次,是汽車和房子裏面的東西才是天天可以消費的,墻上挂一幅畢加索的畫根本就是浪費,但是這些東西消費起來中國的經濟才會起來,所以刺激創新是搞創新,搞市場行為。中國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企業在迷盲的過程中只有一個問題,你的想像力不夠。
去想像,美國在20多年以前,是怎麼把自己也是以基礎設施投資,也同樣以出口為主的市場迅速發動一次市場的消費,他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功課,美國為什麼2億多的人口,整個消費,中産階級也就是幾千萬,五六千萬人,但是他以這個需求為主,拉動了世界經濟,今天中國的中産階級的人,中等收入人群有3億,我們的收入是中等收入,但是我們的消費能力還是農民水準。我們不鼓勵老百姓去消費,我們不鼓勵年輕人花錢,那就是我們對未來沒有信心。其實對未來的信心也不是所謂的建立整套醫療保障,這又是學者思想,真正的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是對年輕人有信心,我們對未來的信心是否有是看年輕人,所以今天看到是中國大量的年輕人加入了高科技的行業,加入了消費行業,加入了服務性行業,所以這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我自己對中國經濟長遠的一直充滿信心,短期來看是有問題的,忘掉短期,如果你做企業是為了明年,為了下個季度你只是個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考慮的是下個季度,作為企業要考慮的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從二十年的角度來講,經濟有幾個輪迴,只要經歷了幾個輪迴的好企業,請問哪一家大公司沒有經歷過倒楣時期,沒有經歷過倒楣時期的企業絕對不能成為一個企業。沒有受過傷的女人哪叫女人,沒有受過傷的男人哪叫男人,那是男孩,女孩,企業也一樣。所以在座的每個人想想看,未來中國也只有這條路,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出口,如果説我們今天要繼續堅持是肯定不行的,那麼以消費拉動就是創意拉動,創造拉動,創新拉動,鼓勵創造,創新,鼓勵走向市場經濟,這是我們巨大的機會。現在是勇者勝,智者勝,能著勝。
所以我來看這是一個機會,大家不知道怎麼看,反正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的,但我對今天,明天,膽小的謹慎如履薄冰。但是一句話,以前這樣,今天依舊堅持這樣,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的,是見不到後天的太陽,相信這個你就會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