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定 無需過度擔憂資本外流

2016-02-20 09:41:45|來源:經濟日報|編輯:張斯路

  原標題:美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定 無需過度擔憂資本外流

  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加之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增加,投資者擔憂情緒明顯增多。多位美國專家認為,過去幾個月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重大變化,儘管人民幣匯改政策溝通不足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但無需過度擔憂資本外流。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日前發文指出,近期中國股市、匯率動蕩説明在缺乏更加廣泛的市場化改革和機構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改革會帶來更多波動。他指出,國有企業改革、開放服務業等實體經濟層面的改革對於輔助金融市場和資本賬戶改革非常重要。

  普拉薩德發佈了一份有關人民幣國際化前景的研究報告。報告中他列出了影響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五大因素:經濟規模、宏觀經濟政策、資本賬戶開放、彈性匯率、金融市場發展,並逐一進行了分析。

  普拉薩德認為一國的經濟規模和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是決定儲備貨幣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國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3%和全球貨物貿易的11%。

  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他認為擁有一國主權資産的投資者必須對該國維持較低通脹和可持續的公共債務的承諾有信心。中國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比一些主要儲備貨幣國家更低,近些年來通脹也保持溫和。

  在資本賬戶開放方面,儲備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便於交易,對資本流動沒有限制。他認為,中國正在逐步和有選擇性地放鬆對資本流入和流出的限制,未來管制將越來越小。

  他説,中國已增強匯率彈性,儘管央行仍在干預外匯市場以保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但當資本賬戶更加開放後,匯率將變得越發難以管理。因而應允許儲備貨幣自由交易,讓市場決定其外部價值。

  同時,一國必須擁有發展良好的金融市場,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廣泛的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産品。中國擁有相對狹小的國債和企業債市場,交易量比較低,股票市場較為動蕩。

  普拉薩德認為,除最後一項金融市場發展方面滯後,中國在其餘四個指標方面表現不錯,人民幣已踏上成為儲備貨幣的道路。他預計,未來三至五年中國資本賬戶可能會很大程度開放,人民幣將在全球貿易和融資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幣計價和跨境交易方面的應用也將更加廣泛。

  對中國欠發達的金融市場,普拉薩德表示擔憂,擔心阻礙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交易中的地位上升。他表示,如果領導層對金融改革和其他市場化改革的承諾得到有效執行,同時謹慎應對經濟轉型的風險,人民幣將會成為主要的儲備貨幣。

  前美國副助理財長、外交學會高級研究員布拉德·塞策日前在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的中國經濟研討會上説,中國政府去年採取的放寬財政政策、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快信貸投放等政策對支撐中國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定效果。

  他認為,中國要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必須加大公共醫療和教育支出,加強社會安全網建設,為社會成員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塞策表示,目前中國資本外流可控,中國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穩定市場,更值得關注的是風險因素:一是市場化改革停滯,或者説市場化改革繼續推進但社會安全網配套建設沒有跟上,導致改革不能提供足夠需求推動經濟轉型;二是大幅增長的影子銀行體系可能出現大額虧損,影響金融穩定。

  美聯儲主席耶倫日前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表示,目前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增速不會出現大幅下滑,但人民幣貶值加劇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政策以及中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進而加劇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文/新華社記者 高 攀

  (新華社華盛頓2月19日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