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名獲救孩子轉入普通病房 心理治療成重點
原標題:浦江三名獲救孩子轉入普通病房 心理治療成重點
【摘要】 今天上午,記者從浙大一院召開病情通報會,金華浦江被救的三名孩子通過今早已從ICU(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兒科病房。
三名孩子當中年紀最小的陳瀚林,即將轉入普通兒科病房。
通過三天的治療,眾人擔心的感染、肌肉溶解、腎功能衰竭都沒有發生。今天上午,記者從浙大一院召開病情通報會,金華浦江被救的三名孩子通過今早已從ICU(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兒科病房。
醫院專家組表示,目前三名孩子的生命體徵都很穩定。在治療過程中都未出現全身性的感染和並發癥。
在ICU病房外,記者見到了最牽動人心的即將轉到普通兒科病房的陳瀚林。他剛吃完午飯,躺在病床上,看上去精神不錯。
記者問:“你覺得怎麼樣呀?這幾天待在這裡好不好呀?”
陳瀚林點點頭,靦腆地説了一聲“好”。
由於72小時未進食,醫生擔心孩子們會發生肺炎,而在被搜救後的突然進食又對消化道造成極大的負荷。眼下,醫護人員通過補充液體,調整了孩子的體內電解質,使得體內循環趨於穩定,從而保護了消化道功能。
據了解,包括陳瀚林在內的三個孩子都已經能自主進食和排便,可能出現的臟器功能並發癥都得到了有效預防。
浙大一院兒科主任梁黎表示,陳瀚林的後續治療將由兒科負責。儘管他的病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並好轉,但下肢還是有些腫脹,並且伴有疼痛,暫時還不能下床。
梁黎説,被救時陳瀚林的心率過快,最高150次每分,目前心率雖然已經恢復正常,但稍微活動後心跳就加快。此外,還有肌酸激酶增高,肝酶增高,心肌酶譜增高等症狀,兒科會針對康復問題和機體修復問題繼續進行觀察和治療。
三個孩子之中,陳瀚林年齡最小,只有5周歲11個月。在三天的饑寒交迫和恐懼陰暗中,身體心理都産生了很大變化。
在與死神賽跑的過程中,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在轉到浙大一院的當天晚上,他就在噩夢中驚醒,心理醫生對陳瀚林進行了相對的心理治療,現在他的情況已經穩定。
精神衛生科副主任胡少華表示,煩躁嗜睡夢魘,都是急性應激障礙反應,在通過藥物處理後,陳瀚林已經恢復正常狀態。
同時,醫院對他進行了心理護理,安排護士、父母和孩子聊天交流,恢復得比較好。
就在今天,與陳瀚林一起搬進普通病房的還有三大包玩具、零食和故事書,這些都是醫護人員特地為孩子準備的,一方面讓孩子住院時不覺得煩悶,另一方面也是對心理治療起到一定輔助作用。
據悉,今天會診後,三個孩子精神狀態都不錯,創傷性事件反復閃回、敏感易怒等不良情況目前都沒表現出。專家組後續還會繼續關注孩子們的恢復情況。
(浙江在線記者/吳佳蔚 實習生/梁婧嫻 首席編輯/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