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亂的教訓和承受力的啟示

2016-02-23 08:15:55|來源:環球時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印度北部哈裏亞納邦賈特人的種姓抗議活動演變成暴力衝突,已至少導致19人死亡,另有約200人受傷。當地賈特人要求政府提高給他們的保留工作機會配額,賈特人屬於印度第二的較高種姓,政府對高等教育及官方工作機會的保留配額主要針對低種姓,賈特人大體屬於“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種姓。

  賈特人與試圖恢復秩序的警察發生衝突而造成死傷,由於他們一度破壞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供水設施,並落閘切斷一條運河,導致事態影響的進一步擴散,新德里一段時間裏被迫實行用水配給制。政府後動用武力奪回運河控制權。

  印度的種姓矛盾通常不像這一極端衝突所展現的那樣嚴重,種姓制度存在數千年,對印度文化打下深刻烙印,但印度憲法早已將之廢除,不同種姓並非印度現實階級分層的主要基礎。印度從總統到各邦高官中不時出現低種姓,印度社會機制上並不排斥低種姓經濟或政治上的進取。

  然而不同種姓起跑線及後天競爭環境的實際差異依然存在,在印度屬於不同種姓比在普通國家裏人們不同出身的意義要高得多。很難量化這與印度貧富差距格局的關係度,但從外部看,人們很容易認為種姓問題是印度貧富懸殊的原因之一。

  儘管很多人相信傳統種姓制度提高了印度底層社會對不公平的忍耐能力甚至“麻木感”,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同時認為,貧富懸殊到頭來會成為印度消化不了的腫瘤。印度發展較快,鉗制不公平擴大的社會機制相當弱,而在任何社會,追求公平的願望都會在一定條件下覺醒。

  中國經濟比印度快走了一段距離,我們如今面臨了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強大壓力。印度的貧富差距被公認比中國嚴重得多,以為宗教就可以讓這個問題在不加以人為解決的情況下永不發作,很可能不靠譜。

  印度比中國在不同群體之間做資源調配更多一些難度,比如不照顧低種姓,會有違社會正義和公平。而照顧了他們,高種姓會為維護自身利益毫不猶豫地開展抵制。印式民主制度讓每個群體都致力於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大家對公平的認識常常被南轅北轍的視角所塑造。

  這次種姓衝突是印度社會不公平有本國特色的爆發,不難預測,這個問題不同形式的破壞性釋放今後還會反復出現,它變得越來越有破壞性應為高概率事件。

  然而這不一定意味著印度現代化將在貧富差距上絆個大跟頭,在驚訝印度動不動就出流血騷亂的同時,那個社會“不怕亂”“很扛亂”的勁頭更讓不少中國觀察者嘆為觀止。想想看,如果在中國某個省份出“集體暴動”這種事,而且“暴動者”給首都斷水、斷火車,將會多麼驚天動地。在印度它也是“大事”,但它屬於經常發生、社會已經見怪不怪的那種“大事”。

  印度讓我們看到治理軟弱、國家三天兩頭出事的負面教材,同時仔細觀察,它又讓我們領略到社會非同一般承受力的玄妙。印度“相當亂”,但亂中又浮現出某種大的穩定,以及某種長期確定性,它是一個不能簡單嘲笑或者叫好的“我就這樣”的國家。

  中印相互為鄰,兩國國情有著基礎性的相似,互為最有價值的發展參考模本。中國最近幾十年的發展形勢把印度甩在了後面,我們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遠遠超過它。但印度社會的承受力足以為我們提供某種啟示,中國的承受力建設有必要與解決問題的 能力建設同步進行。那樣的話,中國的強大將更加全面、紮實。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