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我們對人民幣有充分信心和耐心

2016-02-28 22:58:48|來源:中新網|編輯:楊玉國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28日就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接受中國官方媒體專訪時表示,這次會議對全球經濟形成了三點重要共識。他再度強調:不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産生過度反應。

  為期兩天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7日在上海閉幕,會後各方共同發表聯合公報。

  易綱表示,從會議討論的情況看,這次會議對全球經濟形成了三點重要共識。

  第一個共識是全球經濟風險有所上升。易綱認為,這一判斷的重要性在於G20承認全球經濟面臨著較大挑戰,正是有了這一判斷,才為這次會議決定G20將在更大力度上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並採取多種措施支持經濟復蘇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共識是不應過度悲觀。G20在認識到全球經濟面臨著較大挑戰的同時,也認為全球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那麼差,金融市場可能存在過度反應,有些過於悲觀了。

  第三個共識就是G20需要共同採取行動,促進全球經濟持續復蘇。

  談及匯率問題時易綱表示,匯率問題確實是此次G20上海會議的討論重點之一。其中有了一個重要的新提法,即“我們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

  易綱表示,“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是G20以前沒有用過的語言。G20本身就是一個全球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平臺,一直也都在對匯率問題進行討論溝通。但這次明確指出外匯市場,體現了G20對近期匯率波動的高度重視,並突出了G20成員間相互通氣的重要性。

  此外,這次會議突出強調避免競爭性貶值的承諾,在當前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這句話對外界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既是對G20成員自身的一個行為約束,也對非G20成員起到了表率作用,有利於消除對爆發“貨幣戰爭”的擔憂。

  談及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這兩個焦點問題時,易綱表示,儘管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有所提高,出現了一些波動,但其波動幅度相比其他貨幣仍然要低得多,不僅低於發達經濟體貨幣,更要遠低於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所以,不應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産生過度反應。”

  易綱説,近期外匯儲備的下降有很大比例是外匯資金從官方向企業和個人的轉移,是中國企業和居民增加了外匯資産和減少了外匯負債,結果就是藏匯於民,“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情況”。

  “有人看到中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外匯儲備下降較多,便推算外匯儲備將始終按這一速度下降,從而很快降至一個較低水準。這種推算不一定合理。”他強調,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增持外匯資産和減少外匯負債,這個過程是有限度的,資本外流的速度會逐漸降下來;另一方面,中國每年仍有很高的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進項,資本流入速度仍然較快。

  易綱説,人民幣匯率也受到了一些短期投機力量的影響。“我們對人民幣的基本面有充分信心,相信人民幣匯率會由更多地受短期預期影響向基本面回歸。在這方面,我們有的是耐心。”(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