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就促進經濟增長方式達成共識 中國積極發揮推動作用
原標題:G20財長會就促進經濟增長方式達成共識 中國積極發揮主席國推動作用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 趙陽):日前,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首次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就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所採取的政策應對措施、推進結構性改革等議題達成共識。分析認為,中國作為主席國對推動各方達成共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宏觀經濟形勢是G20會議的固定議題。會議指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加大,需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採取必要政策措施來保證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會議強調,將各自和共同採取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來應對風險、增強市場信心和促進經濟增長。在會後主席國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會議就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達成一致,並對實施靈活的財政政策達成共識,“大家一致同意,貨幣政策將繼續致力於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價格穩定。也就是説,貨幣政策可能還要繼續保持適度的寬鬆,儘管大家也認識到,它的作用還是代替不了財政政策。關於財政政策,大家同意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增強經濟韌性,並確保債務率保持在可持續的水準。”
財政部亞太中心副主任周強武指出,共識的形成與當前經濟形勢下各方的積極態度,以及中國作為主席國事先進行的充分工作分不開,“從專家層面講,整個會議開得很流暢,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型經濟體,還是國際組織負責人,都是帶著包容,合作的精神,形成好的成果。中國作為東道國發揮重要引領作用,特別通過副手會以及之前的溝通,把我們的設想和預期成果,跟各方進行了充分有效溝通,包括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在事前就凝聚一些共識,這樣整個討論非常高效、順暢。”
會議還就儘快推進結構性改革達成了共識。會議重申結構性改革對提高生産率和潛在産出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意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改革議程。周強武指出,結構性改革並非G20會議的新話題,早在2010年就已經進入G20議程,各國也認為應當進行結構性改革來應對中長期挑戰。但在主席國中國的推動下,結構性改革在今年的G20會議上受到更大的重視,“第一次把結構性改革作為重要議題提交到會議上來進行重點討論,經過討論,把這一問題提到更高高度,得到一直認可,認為要加強結構性改革。既有短期又有長期,特別是要找出重要事項,在此基礎上要形成指導性原則,構建指標體系。構架指標體系動用了OECD,IMF專家跟我們進行密切溝通,花了很多功夫。”
會議重申繼續推進基礎設施投資,鼓勵多邊開發銀行制定支持高品質項目的量化目標,加強新老多邊開發銀行合作,並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周強武指出,在推動多邊開發機構採取行動方面,中國作為主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中國作為主席國明確無誤提出要優化資産負債表,同時要求現有多邊開發機構加強合作,和特此是在融資上,要加強合作。同時,在中國積極引領下,要求多邊開發機構在增加投入方面能形成量化的“雄心指數”。這是經濟大國主導權的重要體現。”
在推動會議就結構性改革、推進基礎設施投資等議題達成共識外,中國還抓住時機,向世界介紹正在推進的結構性改革的措施以及未來改革領域,回應外界關切,也獲得了積極反饋。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會上重申了人民幣不參與競爭性貶值的立場,明確向外界傳遞中國政府的態度。對此,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表示,歡迎見到更多類似的努力,“中國不會進行非市場因素導致的人民幣貶值,以及會向一個更由市場決定的匯率系統轉變的表態很重要。這些近期釋放的信號不止讓美國,還讓其他觀察者更了解他們的立場。我認為這點非常積極。”
在會議開始前舉行的G20結構性改革高級別研討會上,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還向與會的各國財長、國際組織負責人介紹了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表示,“樓部長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刺激消費,以及發展服務業、建立更便利的市場融資機制,促進以農民工市民化為主的城鎮化等措施。這讓我們對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決心,以及就此作出的財政保障更有信心。”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按照今年G20峰會財金渠道的工作計劃,就各項財金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力爭鎖定今年的主要預期成果,為9月舉行的G20杭州峰會做好財金領域的政策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