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綜述

2016-03-01 01:18:55|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綜述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 經濟日報3月1日署名文章: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綜述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戰略,“飯碗論”“底線論”“紅線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糧食安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為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並且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

  一國的糧食安全離不開正確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而正確的糧食安全戰略源於對國情的深刻把握和世界發展大勢的深刻洞悉。

  我國糧食安全新戰略發軔于2013年。這一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一次高規格佈局糧食安全的重要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出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對新時期糧食安全戰略進行了系統闡述。他強調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我國13億多張嘴要吃飯,不吃飯就不能生存,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他告誡,“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餓肚子的歲月不能忘!吃一頓飽飯可能很快會忘記,但饑餓留下的印象卻讓人永生難忘。曾幾何時,中國人有過憑“票”吃飯的日子,方寸大小的一片薄紙,直接關係人最基本的權利——吃飯;“吃飽飯”曾經是困擾上至最高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的一件難事。歷史告訴我們,如果糧食不足,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延滯,甚至會受制於人;世界上真正強大的國家,都是能確保自己糧食安全的國家。

  糧食安全這根弦不能松!習近平總書記説,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糧價是百價之基,關係物價穩定,是穩增長、保就業的重要支撐,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糧食事關國運民生,“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

  在糧食連年增産、取消糧票20多年的今天,如何理解“永恒”二字?

  糧食安全極為複雜,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過關。一方面,隨著人口增加、城鎮化推進,糧食需求量剛性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4萬億斤,糧食增長要趕上消費增加的速度,壓力很大。另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的國情制約著糧食生産潛力的挖掘,“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影響著農民種糧積極性。

  糧食産量大落容易,起來很難。習近平總書記以戰略家視野審視“飯碗”問題,他説,在糧食問題上不能僥倖、不能折騰,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事實確實如此: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對糧食生産有所放鬆,結果導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減産15.9%,直到2008年才恢復到10年前的水準。

  經驗告訴我們,儘管糧食已經連續多年增産,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已徹底解決糧食問題,而恰恰在農業形勢好的時候,更不能麻痹鬆懈,放鬆糧食生産。

  如何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糧食安全之路?為了回答這一重大的理論與現實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各地調研考察,腳步遍及全國主要農區。一路走來,不同的著重點,一樣的出發點:

  2013年11月,在山東省農科院和農村基層調研時提出,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14年5月,在河南省尉氏縣高標準糧田考察時提出,要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開闢新途徑、挖掘新空間、培育新優勢。糧食生産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

  2015年7月,在吉林省和龍市光東村走訪時提出,國家要加大對糧食主産區的支持,增強糧食主産區發展經濟和增加財政收入能力,實現糧食主産區糧食生産發展和經濟實力增強有機統一。

  ……

  深入基層,洞悉糧情,把握大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世情、國情、農情出發,對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做出了深刻闡釋,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一盤戰略新棋局正在展開:

  關於戰略基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立足國內基本解決我國人民吃飯問題”。糧食安全是買不來的,作為人口最多的負責任大國,依靠進口保吃飯,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十幾億中國人不能靠買飯吃過日子。否則,一有風吹草動,有錢也買不來糧,就要陷入被動。

  關於戰略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過去是保全部,隨著條件變化,這已不現實,必須有取有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明確了糧食安全的優先次序,首先是穀物和口糧。這是合理配置資源、集中力量保重點的戰略抉擇。

  關於戰略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數量品質並重”。糧食是最基本的食品,是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糧食品質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以往強調數量安全,今後在保障數量供給的同時,要更注重品質安全。在産出高效的同時,要更注重産地環境良好。

  一條適合自身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道路,朝著民族夢想的方向清晰鋪展。

  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頭等大事

  新的糧食安全戰略,引領著新的糧食安全實踐。

  3年多來,在糧食安全戰略的引導下,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系列兼顧當前與長遠的新機制、新舉措,更注重改革驅動、注重投入驅動、注重調動種糧積極性。時光飛逝,糧食安全實踐的創新腳步卻從未停歇。

  更注重改革驅動。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在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在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産者,切實保證農民收益。隨後,國家取消對東北大豆實行多年的臨儲政策,改為目標價格補貼。

  更注重投入驅動。2016年1月,中央決定,加大財政對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提高7.5個百分點。這是在供給側穩定糧食産能的創新型措施。同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設資金,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建設步伐,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産高産、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

  更注重調動種糧積極性。2015年1月,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出臺。這是首部全面落實地方政府糧食安全責任的文件,涉及到糧食生産、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同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對糧食主産省和主産縣的政策傾斜,保障産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

  新的糧食安全實踐,鞏固了糧食安全保障。

  糧食安全的現狀,農民最有發言權。“一下雨,雨水就收集在地膜下,保墑、保溫、增産,讓我們擺脫了乾旱。”甘肅省正寧縣西渠村採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平均畝産達到1200斤,這在以前都不敢想像。這幾年,國家集中力量建設4億畝以上旱澇保收高産穩産農田,每畝可增産100至200斤。去年河南部分地區發生旱災,農民們發現,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由於灌溉設施完備,玉米長勢不亞於不旱的地方。

  糧食安全的現狀,數字最有説服力。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糧食人均佔有量達到900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糧食産量連續3年超過1.2萬億斤,並屢創新高。2015年,我國進口糧食不到2500億斤,其中大豆進口約1600億斤,三大穀物只有不到900億斤。需要説明的是,在我國,大豆被納入糧食口徑統計。而國際上,大豆是油料和飼料原料,不算作糧食。

  數據還有更多。目前,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佔比超過52%,表明一半以上的農田可實現旱澇保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56%,標誌著“靠天吃飯”已得到部分改變;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標誌著糧食用種全部實現了更新換代;農業機械化水準超過61%,意味著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正成為歷史。

  沉甸甸的糧食,凝結的不僅僅是陽光、雨露和土壤的精華,也凝聚著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甘霖和億萬農民的汗水。有力的舉措、不易的成績,絕不僅僅體現在幾組數據上。

  2013年,我國受到了“南旱北澇”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國家及時撥付糧食風險基金中央補助款315億元,全國主産區的風險基金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當年,夏糧、早稻、秋糧季季都增産,全年糧食産量在受災之年上了一個新的千億斤臺階。

  2014年,糧食生産的經濟效益問題凸顯,農資價格持續高位,人工費用和土地租金上漲明顯。對此,國家提高並及早公佈了稻穀最低收購價,適時安排臨時收儲和國儲拍賣,給農民吃下了定心丸,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維護了糧價平穩運行。最低收購價、臨儲計劃、政策糧競價交易逐步完善,我國糧食市場調控政策體系已成型。

  2015年,糧食生産遭遇較強的厄爾尼諾現象,遷飛性病蟲害偏重發生,部分地區出現春季低溫和夏季乾旱。從深松整地到適期播種,從肥水運籌到病蟲防控,有關部門全年發佈了20多個指導意見,從春耕春管、“三夏”生産到秋收秋冬種,進村入戶指導。天道酬勤,實現糧食增産的同時,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農産品都穩定發展。

  確保糧食安全必須超越農業,以寬廣的視野統籌推進。如今,黨中央統攬全局,11個部委積極配合,産區銷區通力合作,穩步推進糧食安全狀況提升。

  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確保自身的糧食安全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的糧食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這不但有效穩定了國內糧食市場價格,也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糧食産量連年增長,2015年喜獲“十二連增”。這是在經濟增速逐年放緩、自然災害頻發、資源約束趨緊、生産成本持續攀升、國內外農産品價格倒挂加劇以及務農老齡化愈發明顯的情況下砥礪而成,尤其是近3年來糧食生産高位爬坡,更是難能可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亮點之一。

  對於“十二連增”,消費者有自己的感受。從城鎮超市到鄉村集市,粗糧細糧一應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菜籃子”豐富,“米袋子”充實,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國”。從關注數量到均衡營養,老百姓對自己飯碗的要求在提高,如何搭配均衡營養,怎樣才能吃得更健康,成為熱議的話題。

  産量連年增加、品質越來越好、結構更加合理。事實勝於雄辯,舉世矚目的成就有力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人民對我們能夠自己解決吃飯問題的信心!

  事實上,中國人不僅自己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正在努力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民解決吃飯問題。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

  “全世界有22.5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稻,增産的糧食可以多養活4.5億人。”袁隆平院士有一個雜交稻覆蓋全球夢。超級雜交稻是我國糧食科技界對世界糧食安全的突出貢獻。中國超級稻不僅在國內推廣達1.36億畝,佔水稻總種植面積的3成,比其他品種畝均增産137.6斤。而且在印度、越南等國家推廣達9000多萬畝,平均畝産比當地優良品種高266斤。

  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勞倫特·托馬斯説,糧農組織非常自豪地見證了中國以僅佔世界9%的可耕地面積和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22%人口的矚目成就;欣喜地看到中國從早年的糧食受援國轉變為向許多南半球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其他糧食解決方案的主要援助國。

  近年來,我國在全球近100個國家建立了農技示範中心、農技實驗站和推廣站,先後派遣農業專家3萬多人次,幫助這些國家培養了大批糧食技術人員。“我們希望看到饑餓和貧困在全球被消滅,我們願意與各國分享農業技術、經驗和農業發展模式。”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中國領導人的話語擲地有聲。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更複雜的國際糧食格局,黨中央依然沒有絲毫放鬆對糧食安全的重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於民”成為確保今後糧食安全的三個支柱。

  ——藏糧于技,為糧食生産插上科技的翅膀。一項技術創造一個奇跡,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我國農業科技與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差距就是潛力,今後要堅持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産的內涵式道路。科技支撐既要“頂天”,注重先進科研成果的引進、創新;也要“立地”,把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到千家萬戶。

  ——藏糧于地,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過去耕地數量減少,既有城鎮化發展佔地的原因,也有用地不集約的因素。新形勢下,黨中央強調,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説明中,他又對藏糧于地進行延伸,提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

  ——藏糧於民,發揮農戶的糧食安全穩定器作用。農戶儲糧,在我國糧食儲備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大量糧食存于農戶之手,在供應緊張時,農民不會跟風搶購;豐收時,也不會出現大量拋售,對穩定市場極為重要。相對於各國通常只強調糧食生産的做法,黨中央強調要同時加強糧食生産、儲備、流通三大能力建設,這是對大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的重大創新。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稻”是生存之道、發展之道,一米一飯關係國家安危、人民幸福,黨中央全面實施新的糧食安全戰略,使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