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組織補課遭"熊孩子"舉報 舉報人被視為英雄

2016-02-05 10:30:00|來源:南京日報|編輯:李邵鵬

  原標題:家長組織集體補課遭“熊孩子”舉報

  “這些熊孩子,一點都不知道家長的苦心。”放寒假十幾天來,身為家委會成員的張女士為了補課一事深感心力交瘁。原來,家長們苦心張羅著找老師、找場地給孩子集體補課,沒想到幾次遭到“熊孩子”們的舉報,不得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另尋新的場地。這番“鬥志鬥勇”被家長們無奈戲稱為“貓鼠大戰”。

  家長組織補課被孩子舉報,連換兩個地方

  張女士的兒子在南京一所四星級高中讀高一。剛上高一,全班就開足馬力抓學習,家長們更是絲毫不敢放鬆。這寒假一放,家長們又合計著給孩子們補課,學校裏面不給補,所以必須另找地方。

  家長的力量是無窮的。一開始,班上有個家長聯繫了一個酒店的會議室補課,班上語數外三門課的老師也都約好了,趕在春節前連上15天,決定提前把高一下學期的內容給學了。沒想到才補了沒幾天,就被學校告知“有人舉報到教育局了”。

  強大的家委會發動力量,深挖“內奸”,結果發現竟是班上一個學生舉報的。張女士的兒子也印證了這一説法,原來班上同學有個QQ群,那個舉報的學生也跳出來承認了,被同學們視為英雄。

  家長們可不是輕易能被“擊垮”的。被舉報的當天晚上,家長們緊急商量,調動資源,又在一家培訓機構找到補課場地,通知所有孩子第二天換地方補課。沒想到剛換了地方,又被孩子們舉報了,真是哭笑不得。“我們準備再換地方。”張女士無奈地説,孩子們太不懂事,已經讓家長們分頭做好思想工作。雖然被舉報過幾次,但是在強大的家長團的“群策群力”下,孩子們居然神奇地一天課也沒少補。也就是説,這場“貓鼠大戰”,孩子們還是輸了。

  不管補什麼,只要在補課心就不慌

  【家長坦言】

  “我打聽了,好多學校都在偷偷補,不補怎麼能安心?”張女士説,上了高中,高考就近了,想安心地過寒暑假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家長們基本達成了共識。

  張女士告訴記者,從班上家長收集的信息看,南京的風氣還算好點的,外地補得更兇。“蘇北一些學校直接就明目張膽地在學校裏面補,當地主管部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蘇南的孩子也補,所以這幾年蘇南的高考成績這麼好,和補課也有關係。南京每年的高考成績都比較差,別人在補你不補,能不差嗎?”

  家長組織補課是否受到學校的暗示?張女士表示,作為家委會成員,在放假之初參加了學校的一個會議。當時校長説,寒假要保持學習狀態,不能鬆懈,沒有明説要補課。不過家長們都認為,寒假找老師補課很有必要,便各自行動起來。

  這次寒假補課主要是趕下學期的新課,有必要嗎?張女士表示,不管上什麼,只要是補課,家長們心就不慌。如果學校不補,也要到培訓機構補,總之不能讓孩子閒著。

  【記者調查】

  家委會是個“神奇”的存在

  記者了解到,由於教育部門出臺“五嚴”規定,嚴抓假期補課,因此學校裏的補課出現轉移到校外的現象。不少學校都是在校外偷偷找場地補,而出面組織的就是家委會這麼一個神奇的“組織”。

  “學校不好出面,所以這個工作就由我們來做。一旦查起來,學校可以免責。”玄武區一所三星級高中的家委會成員黃先生透露,不僅是找地點,費用也是統一交到家委會手裏,再由家委會交給老師,這樣補課就成了自發自願的了,學校可以不承擔責任。

  有家長透露,一些膽大的學校,寒假直接就在校內補課。“門衛室的保安就是家長在值班,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向校內通風報信。”

  據了解,補課現象集中在高中,不少學校從放假之初一直補到春節前,學生們的假期大縮水。

  補課老師一個上午掙1000元

  請老師集體補課,費用必不可少。張女士透露,他們請了班上三門課的老師,每個老師每天上80分鐘,加起來半天時間,每個孩子交80元。15天上下來,每個孩子要交1200元。

  “這就算很便宜的了。”張女士説,聽説有些名校的老師,上一節課一個半小時,要160-180元。“我們在蘇州的朋友説,當地補一節課,要交200元!”

  玄武區一所三星級高中的語文老師透露,出去補課一個上午,可以拿到1000元的補課費。除了寒暑假,雙休也在補課。“以雙休補課來計,每週補半天,一個月下來凈增收入4000元。”據了解,每個學校給老師們的補貼標準也有所不同,便基本上都靠家委會“運作”。

  “其實我們做老師的也累,也不想補,希望你們媒體多曝光。”這位老師説,雖然收入高了,但是假期完全泡湯了,而且每次都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補,還經常被通知換地方,實在是太累。

  【多説一句】

  家長心態有些盲目 減負見效不大或因沒形成共識

  “其實我們做家長的,真心不希望教育部門抓補課。一抓補課,我們的負擔更重了。”不少家長接受採訪時這樣説。

  張女士説,到外面培訓機構補課,收費都很高,一個半小時的課,要收到150元。不如請班上老師集體補課,又能補到點子上,又能省不少錢。“最好能在學校統一補,不要東躲西藏找地方,小孩也受罪。”

  據了解,省教育廳寒假以來每天都能接到補課的投訴電話,除了學生舉報,還有一些就是培訓機構打來的。把學校補課攪黃了,家長就都往培訓機構跑了。

  “家長們的心態很盲目,看著別人補自己也要補,不管補課對孩子有沒有用。”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馬斌坦言,補課不是新問題,但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卻又是難以根治的問題。對於教育部門來説,抓也不好,不抓也不好,總有人投訴。

  南京資深教育專家戚若予認為,減負之所以見效不大,是因為沒有形成共識。減負令的“發令員”教育主管部門吼著減負的號子,卻松不開考試評價的縴繩;學生們盼著減負的甜果,卻卸不下學業的包袱。更要命的是家長,一邊掉著心疼兒女的眼淚,一邊揮著“快跑!快跑!”的鞭子。學校不給補了,就由家委會出面組織;孩子們學會舉報了、媒體來採訪了,就把孩子們向培訓機構趕。至於這些機構為啥這麼火?還是市場需求啊!禁補令對它們並無約束力。於是,問君補課何時休?恰如一江春水不息流。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