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喜迎猴年新春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潘瑩):今天是除夕,中國各地正式進入了為期一週的假期“模式”,無論東西南北,人們都在以各種形式喜迎猴年春節的到來。
剪窗花、挂燈籠,是中國人的傳統年俗。在河北石家莊,火紅的燈籠長廊,紅彤彤的“燈籠墻”,長長的“燈籠街”,近9000盞紅燈籠高挂在石家莊的大街小巷,帶來喜慶祥和的年味兒。
“咱們現在都住在小區裏,天天就是水泥森林裏,看挂著紅燈籠,親近田園生活,(感覺)特別有年味。”
過新年,貼春聯也必不可少。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當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年正式拉開序幕。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一個年輕團隊,將這項傳統的民俗和卡通等時尚元素結合,創作出手繪春聯,受到人們的喜愛。
春聯的創作者之一楊虹介紹説,希望能用這種新鮮的方式,讓傳統的年俗不被人們遺忘,更好的被年輕人和孩子們接受。
“這個是小孩放鞭炮,嚇走年獸,這個過程就是咱們過年的由來。像這個糖瓜黏,小朋友還露著兩個小紅屁股蛋兒,抱著粘糖。每個小孩的眼睛、表情都不一樣。挂春聯這種習俗,包括貼窗花呀這些,都屬於那種抹不掉的一種節慶氛圍。所以説想就是通過這個年俗,也是想讓人們提升對過年的這種儀式感,重拾一下過年喜慶的那種感覺。”
團圓是春節永恒的主題,回家過年永遠是中國人最執著的信念、最溫暖的夢想。在火車站,隨處可見拎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人,他們帶著禮物和思念,趕回家吃年夜飯。
“給雙方父母帶的,自己的一份小孝心吧。”
老楊已經一年沒回家了,家裏上有老下有小,都盼著他回去。
“團圓是最大的禮物,一年回家團圓一次,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過年離不開吃,缺少舌尖上的享受,年味兒就差了許多。對很多人來説,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放開肚子品嘗各種美食,這才叫過年。
蘭州市榆中縣清水村46歲的陳月萍淩晨四點就起床揉面做花饃,這種造型精美的點心在二十年前還是村裏媳婦比手巧的玩意兒,但現在成了稀罕物,會這種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個抹點姜黃,折一折,兩頭捏一下,出來就像一朵牡丹花,象徵花開富貴。”
新年打糍粑是江西井岡山區客家人的傳統年俗,素有“沒有糍粑不成年”的説法。在新年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要煮糍粑,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村民張璟介紹説,糍粑不僅是一門傳統手藝,更是鄉愁記憶和人文傳承。
“打糍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就是充滿了年味;傳承的不只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文化。”
辛苦奔忙、四處打拼了一年的中國人終於可以放慢腳步,利用難得的休息時間,一邊與家人團聚,一邊憧憬猴年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