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烤紅薯大爺綁定微信支付
當街上賣烤紅薯的大爺,在烤桶邊豎起牌子寫著“支持微信”支付;當春節回到安徽西部一個小縣城的老家,發現表叔、二大爺們都在拿手機搶紅包時,我內心有了個“小確幸”——我趕上了人類最新一次的支付變革。
這幾年,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已逐漸進入大多數人的生活中。身處變革中的我們,不知不覺地被它改變著。
或許,千年之後的人們無法想像我們憑一部手機就有“仗劍走天涯”的快感,就像我們無法想像千年之前的人們使用紙幣代替金屬幣支付時的輕鬆。
從物物交換到通過貝殼、金銀支付,再到後來的紙幣支付,貨幣形式的簡化,提高了支付效率、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而在當下這次支付變革中,儘管人們對紙幣仍然有所依賴,但是其重要性正在減弱。
數據顯示,去年人們對銀行卡的使用更多的是用來刷卡消費,而非取現。前不久Apple Pay登陸中國,讓人們意識到,在未來,銀行卡也會消失。土豪們也許不用再拿著名牌大錢包了,因為支付不再需要隨身攜帶現金或者銀行卡,就像我們現在不再需要千年前的錢袋一樣。
便捷,是每一次支付變革的動力,也是變革給人們帶來的最大變化。1999年,一場“互聯網生存實驗”在北京、上海、廣州展開,挑戰者們在封閉房間裏生存,維持生命的食物和水必須通過電腦購買。這在當時被視作挑戰的實驗,恰恰是人們現在“宅生活”的普遍模式。
如今,電話費、燃氣費、電費、信用卡還款等等,都可以通過移動支付APP完成。消費者坐在電腦前或者拿著手機,就能跨越時間和空間來“貨比三家”,叫到一份外賣或購買到心儀商品,這正是基於移動支付給人們帶來的便捷化和信任感。
除了生活的便利化,移動支付也讓我們不自覺地升級著我們的消費水準。
更為深刻的是,我們的很多生活理念也在被移動支付改變著。AA制,這個聽起來像是舶來詞的支付方式,因為移動支付APP提供的AA制功能,變得常態化,收賬人也變得心安理得。而當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在享受著購物便利時,城鄉之間的某些差距也正在縮小。
此外,移動支付APP開發出來的理財功能,讓金融變得普惠。“邊賺錢,邊消費”成為一種新的理財觀。我們可以把錢存在“寶寶”類理財APP中賺取收益,支付時也可直接使用。
移動支付甚至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能用紅包解決的問題,儘量不説話”已成一種潮流。不過,在享受著移動支付帶來的改變時,我們自己也可能已經成為“透明人”。
移動支付公司足夠完善地採集每一位實名用戶的身份、資産與行為記錄等重要數據。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安全問題仍是最大隱憂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祈禱掌控我們數據的人都是善良的。
身處變革時代的我們,很難去評判移動支付帶來的這些變化是好還是壞,因為新技術雖然由我們發明,但並不是每一項新技術都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可。可以肯定的是,歷史的車輪在不停地載著我們向前,而動力之一正是人們對便捷的追求。(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