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也是一次科普契機

2016-03-11 08:33:41|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瑞芳

  因為在“人機圍棋大戰”前兩局中,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落敗了,現在很多人都在關注和預測比賽的最終結果,想知道誰能笑到最後。其實,關注輸贏並沒有多大意義。如果李世石贏了,毋庸置疑,這是人類智慧的勝利;如果李世石輸了,也是人類智慧的勝利,因為人工智能是人造産物。

  無論這場比賽誰輸誰贏,從長遠看,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即便這一次李世石贏了,但最終還是會輸。這就是技術的能力,創造的能力。就目前來看,人類大腦的進化能力,遠遠不可能趕得上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想想人類已經出現多少年了,而人工智能出現才多少年,放在幾十年前,這場“圍棋大戰”想都不敢想,可現在已經成為了事實。

  在很多時候,風險只有來了,才知道如何應對。而且應該相信,人類永遠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體,特別是在一些大是大非問題上,因為有著理性的自覺,常常擁有一些運氣,從而“車到山前必有路”。人類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自己,而不是為了控制自己。這不禁讓人想到,當初生物中的“克隆技術”出現,也引起了一場鋪天蓋地的擔心。對於可能的風險,可以提前思考乃至作出一定的防範,但也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可能只是“莫須有”的風險,捆住了手腳,嚇住了自己,失去了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就當前來看,我們更應該把“人機圍棋大戰”當成是一場“科技盛宴”,別錯過“人機大戰”的科普契機。在這次兩會上,供給側改革成了代表委員談論的熱點。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是我們必須經歷的涅槃。“中國智造”的核心是創新創造,如果沒有一大批愛好創新創造的人,如果整個社會不能流淌創新創造的血液,那麼創新創造很難蔚然成風,“中國智造”也很難春色滿園。現在,這場“人機圍棋大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了青少年的目光,我們更應該把其當成科普契機,厚植創新創造的生態土壤。

  “人機大戰”是場沒有輸贏的比賽。對於我們來説,現在更重要的是欣賞這場比賽,從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創新的力量。(毛建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