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中國遭遇新型毒品挑戰:生産簡單網購方便

2016-03-14 14:27:42|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德媒稱中國遭遇新型毒品挑戰:生産簡單網購方便

  2013年廣東的一次警察突擊搜查行動(路透社)

  原標題:德媒稱中國遭遇新型毒品挑戰:生産簡單網購方便

  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道 德媒稱,2月18日,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發佈最新的《2015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顯示,中國35歲以下的吸毒人數顯著增長,佔吸毒總人數的六成。此外,合成毒品所佔比重增大。在“新發現吸毒人員”53.1萬人中,八成以上使用的是安非他命類毒品,如冰毒、搖頭丸和K粉。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3月13日報道,2015年,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曾發佈報告,稱過去數年來中國繳獲的毒品數量持續上升。報告稱,實地調查證實,安非他命類毒品的吸食者主要是年輕人,發現地點經常是夜店和卡拉OK歌廳。

  報告撰寫人之一、聖迭戈州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謝爾頓·張(Sheldon Zhang)表示,一個關鍵因素是,在中國製造合成毒品的原材料充足;與種植可卡因或鴉片相比,合成毒品的大批量生産較為簡易。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的報告也顯示,去年繳獲的102.5噸毒品中,77%為中國製造,其中包括冰毒和K粉。

  非政府組織亞洲促進會(Asia Catalyst)的沈婷婷(音譯)説,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良好,智慧手機普及,使網上購買毒品非常容易。此外,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收入增加,社會管制放鬆,讓年輕人有更多時間、資源和空間來探索新事物”。

  聖迭戈大學張教授説,經濟增長的消極面如收入不平等、競爭激化、城市生活混亂無序導致部分人希望尋求刺激。還有些人吸毒是因為感到生存和成功的壓力巨大。

  報道稱,過去,中國有關部門採取嚴懲的手段打擊吸毒販毒。涉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50克可以判處15年以上直至死刑。但張教授認為,嚴懲的手段並不那麼有效,中國吸毒人數仍在不斷增加。專家稱,有關部門應考慮如何幫助吸毒者戒毒。中國主要的戒毒方式是強制戒毒所以及長期監禁,但沈婷婷認為,這些過程中缺乏心理諮詢方面的支持。“許多人未能接受適當的醫學和心理檢查。”

  張教授説,中國打擊吸毒現象的方式也在有所改變,從“嚴懲”轉向以戒毒、糾正為側重點。沈婷婷説,中國政府對年輕人有關合成毒品危害的教育還遠遠不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