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國總統高克將首次訪華 為"新絲綢之路"搭橋

2016-03-18 00:47:39|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德媒:德國總統高克將首次訪華 為"新絲綢之路"搭橋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道 外媒稱,在就任將滿4年之際,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將再完成一次首秀:3月20日,他將在任內首次出訪中國。

  據德國《青年世界報》3月17日報道,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自2006年5月上任以來已經8次飛往中國——主要目的是為德國企業的生意保駕護航,而高克至今不曾訪華。在北京,他將同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並啟動旨在增進兩國年輕人相互了解的“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活動。隨後,他還將前往經濟大都市上海和中國古都西安。3月24日,他將從那裏返回德國。

  報道稱,高克的出訪目的地西安曾是中世紀時中國的首都(“長安”),這座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連接中國和地中海區域 的古老商路。這段記憶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因此高克的訪問也為“新絲綢之路”架設了一座橋梁。“新絲綢之路”是中國從幾年前開始計劃的一項龐大政治工程。 2015年3月,中國政府在一份白皮書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其核心是從中國建立通向西方的交通走廊,一條走陸路穿過中亞通向中東和歐洲,另一條走水路 穿越印度洋通往非洲和地中海。更好的運輸基礎設施將顯著擴大貿易並以此系統地促進所有參與國的經濟發展。這是一個鉅額項目;為了給中國自己或其他國家無力 支撐的單項計劃解決資金問題,中國去年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報道稱,對中國而言,有多個原因令“新絲綢之路”極具吸引力:因為它能為中國企業打開新的銷售市場;因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 也能推動西部新疆等較落後地區的發展;因為通過這一方式或許也能穩固不穩定的中亞地區。品質更高的交通走廊自然也能便捷地為中國提供各種原材料,這些原材 料大多來自於“新絲綢之路”沿線地區。而這一項目是否也對德國和歐盟有利,正是當前一場詳盡辯論的主題。柏林和布魯塞爾外交保守派中的一些人認為,這個項 目只是中國削弱美國、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工具。美國事實上被置於“一帶一路”倡議之外。相反,另一些人則建議德國參與其中。這些人中也包括德國經濟界人士。

  米夏埃爾·舍費爾(施明賢)就是其中一員。舍費爾是一名外交官,2002年至2007年任德國外交部政治司司長,2007年至2013年擔任德 國駐華大使。2013年7月1日,他出任寶馬公司“赫伯特·匡特基金會”主席。《國際政治》月刊今年初刊登的一篇文章(舍費爾是作者之一)指出,在“新絲 綢之路”框架下與中國合作當然完全“符合歐洲的核心利益”。這一項目能夠“為歐洲的商品、服務和金融業開闢新市場”,能夠幫助提高歐盟東部和南部的“地區 穩定”,從而阻止“當前的難民潮”;此外還可將它用作“開啟越來越難打開、但又十分重要的中國市場大門的鑰匙”——對此的一個提示是,多年來為德國企業帶 來滾滾財源的對華出口近來不幸減少了。舍費爾和文章的其他執筆人寫道,中國為“一帶一路”倡議配合了大量“靈活計劃”,比如文化和媒體夥伴關係或青少年交 流計劃。這表明,北京真的在認真對待這一合作提議。

  報道稱,德國外交部在密切關注這一項目並於2月2日舉辦了一場有關“絲綢之路倡議”的會議。會議暫時得出的結論是,它對歐亞區域擁有巨大潛力。 因此德國總統將訪華並前往西安——在幾百年的時間裏,商隊從這裡踏上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在訪問西安之前,高克還將啟動德中青少年交流年活動——北京為配 合“一帶一路”倡議推出的“靈活計劃”之一。理論上看,高克在西安可能也會登上一輛貨運列車,這列貨車從幾年前開始定期將中國商品從重慶運往歐洲並途經位 于絲綢之路上的古都西安。對這條交通走廊的擴建早已開始,高克已經遲到了。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