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共商國事奔小康

2016-03-02 18:55:4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核心提示:剛過去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和“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統領著我們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如果説政策是助力前行的“風”,經濟就是航船上鼓起的“帆”。回首全年,“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穩中求進、成績斐然,為新一年走向“深藍”、繼續遠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春意涌流梢頭,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北京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兩會”盛會。天安門廣場上的紅旗,在漸暖的春風中烈烈作響,似催徵的號角,更是為共和國的每一次前進而吶喊助威。

  剛過去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和“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統領著我們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如果説政策是助力前行的“風”,經濟就是航船上鼓起的“帆”。回首全年,“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穩中求進、成績斐然,為新一年走向“深藍”、繼續遠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式“好風”為遠航助力。2015年,黨和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為巨輪前行的有力推手——

  反腐之風強力推進。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檢察機關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聚焦中心任務,把黨紀黨規挺在前面,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弛而不息糾正“四風”,通過打虎、拍蠅、獵狐、查違紀、抓巡視,成績單顯著矚目:全年立案審查30多名中管幹部,40多名中管幹部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徐才厚、郭伯雄等近20名“老虎”走上被告席;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情況80516起、處理人數91550人,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監督舉報曝光專區通報問題979起,點名道姓通報1355人,省一級紀委官方網站通報問題13436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19838人;截止2015年11月,“天網”行動共追逃863人,其中境外追回738人、境內抓獲125人,追贓12億元,首次實現追回人數超過新增外逃人數;全年查處問題36911起,處理人數49508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的33966人;中央一級完成巡視任務83個,實現對央企、金融單位全覆蓋,半數以上中管幹部問題線索來自巡視,省一級完成任務2512個。這些數據顯示我們黨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和意志,為中國巨輪揚帆遠航掃清歪風邪氣,輸送清風正氣。

  改革之風徐徐前行。2015年,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全面共召開11次會議,審議通過65份文件,其中11份涉及民生改革,包括了醫療、教育、環保、戶籍管理等多個方面,出臺了一批、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惠及全民的良好態勢。

  1.醫療改革努力“打造健康中國”。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政府一直在努力。2015年全年,國務院接連出臺了推進分級治療、全面實施大病保險、促進社會辦醫、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九大政策,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醫療改革的實惠。

  2.教育改革努力實現公平、高質。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調整教育結構。體現在:進一步縮小教育資源配置城鄉、區域、校際差距以保障公平;進一步提升教學研究水準,加強創業創新教育;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優化鄉村教師資源配置,推進教師教育改革;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等等。一系列措施只為實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目標。

  3.環保改革努力改變“出門望天”。自2013年“霧霾”首次成為網絡熱詞以來,“出門看天”成為老百姓的無奈之舉。民間關於霧霾的打油詩反映了大家對環境治理的關注和期盼。2015年1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次環保法的修訂,主要包括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公民環保意識;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對霧霾等大氣污染的治理和應對;明確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強制措施等十二個方面。此外,3月7日自上而下的環評“紅頂仲介”摘帽風暴開始、4月16日備受矚目的“水十條”正式發佈,政府連續重拳出擊環境治理違規企業,在環境保護和改善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4.戶籍改革努力剝除福利捆綁。2015年戶籍制度改革繼續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國務院隨後批轉《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提出要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與非農戶口界限,破題城鄉二元壁壘,特大城市可積分落戶,引導人口“梯度轉移”,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一系列戶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借用人民日報的評論為——“一子落而滿盤活”。

  除以上四項與老百姓休戚相關的改革外,諸如公車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計劃生育改革、養老保險改革等也備受矚目。各方面改革落細落小,一同匯聚成磅薄偉力,推動中國巨輪乘風破浪前行。

  法治之風勁力不減。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要求,到2020年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黨中央突出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厲行法治的信心和決心。

  2015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而行動早已在路上。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這一舉措被兩會代表委員們稱為“用良法管住‘任性’的權力”。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重要舉措實施規劃(2015-2020年)》,《規劃》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施工圖和總臺賬。

  此外,對暴力恐怖事件和腐敗行為的依法審判、對重大冤假錯案的糾正等措施的實行,也都體現了推進依法治國的“正在進行時”。“依法治國”這四個字,正在以每個公民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舉措,努力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得到法治中國的公平與正義。

  好風憑藉力。相信在新的一年裏,反腐強風繼續給力、改革暖風持續發力、法治酷風賡續盡力,共同助力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順利前行。

  中國特色經濟為遠航揚帆。2015年,在世界經濟頹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有創、創中有質,以6.9%的增速為“十二五”規劃畫上圓滿句號。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和政府一系列戰略抉擇和政策的實施。

  不斷推進結構性改革。過去的一年,政府從簡政放權到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從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審批到進一步簡化資本註冊登記,從鼓勵創新創業到為企業減稅降費,推進國企、價格等各領域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交換平臺……多個關鍵領域不斷發力,經濟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為中國經濟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打造新動力。

  不斷拓展經濟增長空間。國家級頂層戰略“一帶一路”讓中國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速推進,截至2015年底,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額約佔進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投資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這一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此外,京津冀協同發展突破行政區劃,形成區域新的增長極;長江經濟帶橫亙東中西,構成中國經濟的脊梁。

  不中斷點燃經濟發展新引擎。2015年以來,政府推出一系列舉措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調整200余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對小微企業定向降準、設立400億元新興産業創投引導基金、支持發展“眾創空間”……利好政策激發了社會的創業創新動力,“中國式創業潮”風起雲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逐漸形成;此外,“互聯網+”日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電子商務、新能源汽車等新産業、新業態、新動力正加快孕育成長。

  雄關漫道真如鐵,風好正是揚帆時。2016年的兩會,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好風”、更鼓的“風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動力引擎,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推動中國號巨輪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彼岸乘風破浪、聚力前行。

  來源:宣講家網站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