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化解唱衰中國經濟的一劑良藥

2016-03-20 13:44:54|來源:光明網|編輯:李邵鵬

  原標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化解唱衰中國經濟的一劑良藥

  【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傑

  自從中國經濟實現了兩位數增速的持續增長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流行起“唱衰中國經濟”的臆病,或者更為形象地説是一種心病。每當中國經濟出現一些波動或者面臨一些發展問題時,“唱衰中國經濟”的臆病或心病就會“不期而遇”式地發作。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特定發展階段以來,經濟增速由高速轉變為中高速狀態,舊有經濟增長動力面臨向全新增長動力轉型升級的結構性調整進程,“唱衰中國經濟”的臆病或心病又出現了新的發作苗頭。

  當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國最高集體領導層,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重大風險,準確地把脈住束縛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癥結和梗阻所在,正在通過開創全新的治國理政和經濟治理思想,重塑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這其中,全面實施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下中央治國理政和經濟治理新思想和新智慧的集中體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抓住了當前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和“卡脖子”問題,成為推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總領戰略。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亮點是,中國的消費需求結構正發生著由低端需求向中高端升級的顯著變化現象,然而,中國在産品品質提升、關鍵設備研發生産、綜合成本降低以及勞動生産效率提升等方面所體現的精益製造能力、工匠精神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卻嚴重滯後於中國消費者需求結構的變化。這種情形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以及“三去一降一補”的實施細則,一方面,準確識別制約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找準推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牛鼻子”抓手,彌補中國經濟的供給側和需求側二者之間的關鍵不對稱性短板,另一方面,通過開創供給側和需要側二者宏觀調控政策協同管理的全新國家經濟治理模式,釋放出巨大的高品質的有效投資機會和勞動者收入持續增長的空間,進而為維持中國經濟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的中高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今世界,創新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競爭最為重要的手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基礎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智慧製造變革已經初現格局。如果錯過了全球新一輪的創新競爭浪潮、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及智慧製造變革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必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困局。相反,在這種壓力和挑戰之下,中國如果能夠全面推進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核心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採取“彎道超車”和“非對稱”的追趕戰略,更好發揮自己在特定創新領域的國家優勢。在束縛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卡脖子體制因素方面下大功夫進行真改革,利用後發優勢,在重點産業領域和基礎性領域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根本性提升和全面趕超。中國經濟必將經歷“鳳凰涅槃”,獲得新的生機和持久發展動力,最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必須認清的是,中國已達世界第二位的經濟規模以及迄今為止每年高達6.5%以上的真實GDP增速就在那兒,不會由於某些謊言製造者幾句唾沫飛濺的流言蜚語就憑空消失;中國老百姓對政府維持經濟增長的能力以及中央最高決策層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的信心仍在那兒,也不會因為某些別有用心者的一陣鼓噪就片刻化為烏有。如今的中國經濟已經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基礎上推進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特別需要上下一心和凝聚共識。唱衰中國經濟的臆病或心病,並不會干擾、更不可能瓦解中國老百姓對政府推進改革和發展經濟的信心和決心,相反,唱衰中國經濟的跳梁小丑式錶演,只會讓中國的老百姓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央最高領導層所面臨的複雜國內外形勢和制定決策的艱難性,令老百姓愈加強烈地體會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央領導層治國理政和經濟治理新思想和新智慧的寶貴。中國的一句古訓説得好,行勝於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化解唱衰中國經濟的一劑良藥,更是引領“中國夢”即將全面實現的攻堅戰役。作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再次創新,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實施,必定將西方發達國家唱衰中國經濟的臆病或心病,最終埋入歷史的塵土之中。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