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試行副學位畢業生升讀內地大學計劃

2016-03-20 10:26:0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邵鵬

  圖片默認標題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排右六)、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前排右五)和華僑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李碧蔥(前排左二)在簽約儀式後與香港合作院校的出席代表合影。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晶),香港的大學一向都吸引著內地高考尖子生趨之若鶩,不過對於香港本地的學生來説,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能上大學,教育競爭程度比內地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傳統的赴歐美留學之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選擇來內地,或者去台灣上大學。本月18日,香港政府又與福建的華僑大學推出了銜接學位課程計劃。

  香港17家院校代表18日和來港出席儀式的福建省華僑大學校長簽署框架協議:符合資格的香港副學位畢業生可以申請下學年入讀華僑大學兩年制銜接學位課程,計劃試行兩年,從現在起到4月8日接受申請。

  副學士學位是香港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為快速增加香港具有大專學歷人口而在2000年引進的,類似于內地的“大專”。這個銜接計劃就是讓香港學生在華僑大學修讀兩年課程和完成學分後,取得相應專業的學士學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選擇在華僑大學試行該計劃,因為該院校歷史悠久,多年來有超過一萬名香港學生由此畢業:

  “現時適齡青年入讀學士學位和副學位課程的比例已達到70%。有不少副學位畢業生有志於進一步升學,因此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各項支持措施。今天開展的香港副學位畢業生升讀華僑大學銜接學位課程試行計劃,正式打開了香港副學位畢業生升讀內地學府的大門。”

  創辦于1960年的華僑大學,校區分別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和廈門市,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這次協議中,供香港學生選讀的專業包括國際商務、旅遊管理、金融學等,絕大部分專業的學費約為每年5500元人民幣。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表示:

  “今後學校將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制定專門的招生簡章,面向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及香港學生求學需要,開設相應的專業和課程。”

  對此,正在修讀副學士的香港學生看法不一:

  “我覺得挺好,給大家多一個選擇。”(女)
“如果是內地華僑大學,對香港僱主而言認受性可能不太高,所以我對這政策有保留。”(男)

  目前只有一所內地大學參與試行計劃,香港政府表示會先完成未來兩個學年的試行計劃,再作檢討,包括是否涵蓋其它內地大學以及能否讓更多香港本地院校學生申請。

  香港由於大學名額少、錄取率低,即使成績符合入讀大學標準的學生,每年也有不少會名落孫山,比如去年,大約1.85人爭一個入讀大學的名額。所以不少人只能選擇去讀副學位或者高級文憑。近年來,隨著兩地教育領域的交流和認可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選擇來內地上大學,去年就有近3000名香港學生通過內地免試招生計劃申讀內地院校,最終有半數被錄取。今年參加免試招生計劃的內地院校由78家增至84家,目前正在報名申請階段。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