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6-03-22 15:24:16|來源:新華網|編輯:杜軍帥

  導 讀

  兩會剛閉幕沒幾天,習近平主席21日就再次來到人民大會堂,連續會晤了兩位外國客人:一位是來自歐洲大陸 德國的總統高克,一位是來自亞洲近鄰 尼泊爾的總理奧利。

  説起這兩位外國領導人,倒有一些共同之處:高克總統和奧利總理都是就任現職後 首次訪華,而且是 同一天(20日)開啟訪華之旅。他們為何此時來華?忙碌的“兩會時間”後首次參加外事活動,習近平主席分別和他們談了什麼?又傳遞了什麼信息?

  把握中德關係發展大方向

  這幾年中德關係保持高水準發展,各領域合作卓有成效。2014年,習近平主席對德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時,兩國確立了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新定位,為新時期中德關係發展確定了方向。兩年前,習近平主席和高克總統在德國首次會面。

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4年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柏林會見德國總統高克。會見開始前,高克在總統府為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2016年,中德交流會更加熱絡:

  中德舉行第四次政府磋商;

  德國擔任西部博覽會主賓國;

  作為今明兩年的G20主席國,兩國將在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緊密合作;

  默克爾總理有望實現十次訪華……

  由此看來,高克總統的首次訪華,將成為中德頻密交往的“開場大戲”。

  對於兩國關係發展狀況,習近平主席在與高克總統會談中給予高度評價: “當前中德交流合作緊密程度超過歷 史任何時期。”

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6年3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德國總統高克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高克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在會談時,兩國元首一致同意鞏固和加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那如何鞏固和加強呢?習近平主席給出了答案——最重要的就是要 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的大方向。

  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深化政治互信、密切高層交往、希望德方繼續秉持一個中國立場、加強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就二十國集團重要議程保持密切溝通、在廣泛領域架設更多交流橋梁等。

  對本人也是首次來華的高克總統,習近平主席還介紹了中國的發展規劃、中國堅持的政治制度以及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

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6年3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德國總統高克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除了會談,兩國元首還一同出席了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開幕式。這可是習近平主席和德方共同推動的一項“未來工程”。相信兩國青少年青春洋溢的笑臉會給兩國領導人帶去輕鬆和開心。

  歡迎儀式、會談、青少年交流年開幕式……從下午5時到晚上8時,整整三個小時,兩國元首的正式活動才結束。

  打造中尼命運共同體

  話説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那可是傳統友好鄰邦,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是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也是久經考驗的患難之交。

  一句“患難之交”道出了中尼兩國的真摯情誼。不得不提的是,去年尼泊爾“4·25”特大地震後,習近平主席當天第一時間向尼方發去慰問電: 在此危急時刻,中國人民堅定同尼泊爾人民站在一起,中方願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救災援助。”

  對於兩個親密近鄰,下一步如何發展?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奧利總理時説,中國和尼泊爾都是發展中國家,當前均面臨改革發展的歷史性任務。希望兩國政府繼承和弘揚傳統友誼,擴大和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切實打造中尼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6年3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尼泊爾總理奧利。(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秉持親誠惠容理念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 ,是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

  問題來了:如何打造中尼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提出“ 中尼雙方要加強高層接觸的政治引領作用,確保中尼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穩步前進”,並就此指出“六個合作”方向,主要涵蓋:

  災後重建和産能合作,

  道路、口岸建設等領域合作,

  長期能源合作,

  旅遊、教育、文化、青年、媒體等各領域各層面交流合作,

  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海合作組織等新平臺上拓展合作,

  進一步探討開展中國、尼泊爾、印度三方合作等。

  “一帶一路”和戰略對接

  在對華合作中,德國和尼泊爾是有“交集”的,那就是 “一帶一路”建設 。自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來,這一合作共贏的理念得到沿線各國積極響應。其中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更是聯動亞歐兩大市場的重要橋梁。

  因此,“一帶一路”成為習近平主席會晤歐、亞兩位領導人時提到的“熱詞”。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國內有十余個城市發往歐洲的班列終點都在德國。習近平主席訪問德國時,就曾參觀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並觀看 “渝新歐”鐵路列車到達時的繁忙景象。

習近平主席兩會後首見外賓談了啥?

  2014年3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觀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這是習近平觀看重慶至杜伊斯堡港的“渝新歐”鐵路列車到達。(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關於中德合作,習近平主席這樣説:

  雙方正在加緊落實 《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提出的合作共識和倡議,下一步可以把三方合作作為切入點,共同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歐互聯互通建設,開拓國際市場。

  關於中歐合作,習近平主席這樣説: 我們願同歐方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發展戰略、中國國際産能合作同歐洲投資計劃、中國-中東歐合作同中歐整體合作三大對接,構建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

  “一帶一路”建設將連通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有利於挖掘亞歐大陸市場的巨大潛力,中德雙方可以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深化務實合作。

  關於中尼合作,習近平主席這樣説: 希望雙方推動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十三五”規劃同尼泊爾國家重建和發展規劃對接,加快構建中尼自由貿易區,推進災後重建和産能合作。

  對於習近平主席的提議,高克總統這樣回應: 讚賞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性和積極作用,願繼續同中方開展夥伴式合作。

  奧利總理這樣回應: 高度評價並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文字記者:李忠發、伍岳、臧曉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