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的“非公”典型:庫布其模式引總書記關注

2016-03-08 18:28:07|來源:光明網|編輯:靳松

  光明網3月8日訊 “億利資源集團將積極參加全國工商聯組織的‘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5年內通過投資沙漠生態産業,再綠化沙漠1萬平方公里,帶動10萬農牧民脫貧。”民建、工商聯的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彪向總書記立下了“軍令狀”。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委員們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

圖片默認標題

  圖為習近平總書記與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等委員們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習近平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聯組會上,王文彪向總書記詳細彙報了億利資源集團近年來治沙扶貧所取得的成績,以及他對治沙扶貧的思考和建議。王文彪説:“習總書記強調了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是給民營企業打氣,我們增強了信心,鼓舞了幹勁。”

  在王文彪看來,“習總書記的講話,釋放了很重要的信號。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我感覺他在講話中表達了三方面希望:希望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能夠健康成長,希望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健康發展,希望非公有制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之一,荒漠化脫貧更是精準脫貧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目前,我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有近1/3生活在荒漠化地區,南疆33萬平方公里沙漠對應著300多萬貧困人口,而且苦鹹水成為生態頑疾。

  過去的28年,王文彪一直在治沙脫貧領域探尋著。在他的帶領下,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典型代表,億利資源集團研發了100多項生態種植與産業技術,培育了1000多個耐寒、耐旱、耐鹽鹼生態種子,研發了土地地理信息大數據,在內蒙古等地治理沙漠1萬多平方公里,形成千億規模的沙漠綠洲經濟産業,並成功探索出一套沙漠裏的“精準脫貧”模式——“庫布其生態財富創造模式”。

  通過治沙扶貧,沙漠地區實現了生態有改善、群眾有收入、投資有回報,在大漠中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意、扶貧與發展”互促共贏的新路子。王文彪舉例説,甘草是治沙植物,也是中藥材,億利通過發展中藥健康産業帶動群眾大種甘草,被老鄉稱作“甜蜜事業”。再比如,沙漠非常適宜發展光伏與光熱産業,理論上1年1平方公里沙漠可産生400萬度電。板上發電、板下種草、中間養羊,企業靠發電收益,農牧民靠土地租賃、種草、養羊脫貧致富。為了發展沙漠光熱,億利在歐洲購並了全球最先進的光熱核心技術。

  扶貧之道,關鍵在精準,最終看成效。經過28年努力,庫布其10多萬沙區群眾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392元增加到14000多元。當地老鄉説,過去的“沙窩窩”成了現在的“香餑餑”,治沙扶貧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正是民營企業貢獻智慧、精準扶貧的理論抓手。

  治沙如何與扶貧工作、國家戰略有機結合?王文彪提出了“統籌全國治沙扶貧工作”“出臺治沙扶貧特殊政策”“將沙漠治理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等三點建議,並明確表示:“今天的經濟形勢面臨暫時困難,但不能讓小困難阻擋前進的大步伐。企業家應該堅定貫徹五大發展理念,鉚足幹勁,壯大自身,併為精準扶貧作出應有貢獻。”

  “庫布其”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弓上的弦”,總書記牽腸挂肚的扶貧工作正如“箭在弦上”,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快馬加鞭、爭分奪秒,億利資源所倡導的“庫布其模式”就是10多萬沙區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的法寶。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