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呼籲為生態扶貧“開綠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打好扶貧攻堅戰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愈加緊迫。一些學者認為,發展生態農業是生態文明的基礎,而扶貧攻堅工程則是發展生態農業的突破口,將發展生態農業與扶貧攻堅工程結合起來的“生態扶貧”是實現扶貧與生態雙贏的舉措。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藍等學者在京發佈生態農業調研成果,呼籲加大對生態扶貧的政策扶持力度。
實現扶貧與生態雙贏
“為國家貢獻了70%以上糧食的800個種糧大縣中有110多個是貧困縣。如何讓種地農民的勞動有合理回報?如何將扶貧與産業結合起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如是發問。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他給出的答案。
蔣高明分析説,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佈的地區,恰好是生態環境品質較高的地區,那裏遠離工業污染,適合發展優質農産品。如果農産品優質優價,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附加值就會大幅度提升。他算了一筆賬,如果有1億個城市家庭每年消費3萬元的優質農産品,即可帶動1億個農村家庭從事生態農業生産。“這有利於農民脫貧致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後富’。”
根據李藍的調研,為了避免重復發達地區邊發展邊污染、高速發展嚴重污染的發展模式,貴州、雲南和廣西等地先後提出了生態扶貧的新思路,把“生態保護+産業發展”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這種扶貧觀念的指引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産業,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特色産業,促進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的良性互動,開發與保護並重,在保護生態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從而改變了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環境,使貧困地區在保住青山綠水的同時,還實現了産業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瓶頸不在生産在市場
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蓬勃發展,其中不乏生産型“造血”式的生態扶貧項目。但總體看,生態産品“叫好不叫座”,銷售不暢。
“血是造出來了,但血管不暢出現了血栓。由於解決不了銷售問題,生態扶貧這個‘新生兒’,始終沒有成長起來。”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安全課題組的調研報告分析稱,生態産品銷售不暢的原因之一是價格過高,消費者不願接受;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社會信任度低,消費者對産品難辨真假,不敢購買。
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特別是大中城市消費者對生態産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
報告認為,生産型扶貧特別是生態項目扶貧,其瓶頸與難點不在農村在城市,不在生産在市場。如何解決“生産者想賣賣不出去,消費者想買卻不敢買”的難題,如何將生産者與消費者的積極性對接起來,實現共贏,是生態扶貧成功的關鍵。生態扶貧的工作重心,應當作出相應調整,將突破口從生産轉向銷售。
報告建議將近年來社區支持農業的經驗應用於生態扶貧,充分發揮各級黨政工團婦、民主黨派、行業協會、基層社區與社會組織的作用,動員引導廣大城市消費者特別是黨政機關、國企事業單位職工,有條件的社區居民,與有條件的貧困地區生産者自主建立幫扶關係,以購買生態産品的方式參與、支持國家脫貧攻堅工程。
為解決食品安全的信任問題,李藍建議,可為生態扶貧地區的生態産品提供有國家信譽保證的“生態産品認證書”,為生態産品順利走向城鎮和市場“貼標簽”、“開綠燈”。
生態扶貧切忌“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扶貧並不是扶貧工作的全部,只能在適宜的地區與人群中開展。即便是有條件,也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制定適合當地的生態扶貧方案,確定扶貧對象與項目。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個模式。不具備條件者,不可盲目攀比跟風,切忌一哄而起。李藍認為,應以精準扶貧思路為指導,在全國精心布點選點,關注少數民族地區和西北乾旱地區,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培育一批生態扶貧試點區和示範區。
在談及如何加大對生態扶貧的政策支持力度時,蔣高明表示,當前國家的農業政策大多以保數量為主,對高端的優質農産品産業的補貼較少。他建議,政府應採取相應政策措施,利用中央涉農補貼、各項扶貧資金和環保資金,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如果市場前景看好,優質勞動力會進入生態農業領域,糧食生産潛力會進一步釋放。”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