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北篇】一體化報關 2.3萬家冀企受惠

2016-04-05 21:48:46|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北篇】一體化報關 2.3萬家冀企受惠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傑冉 通訊員謝寧寧)從石家莊海關獲悉,2015年,石家莊海關共接受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單3萬票,佔全部報關單比例由2015年年初的20.6%上升到30.34%。

  一體化報關單比例的上升,表明從2014年9月22日起全面推開的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帶來的便利,得到越來越多外貿進出口企業的認可。這項改革,通過三地海關作業聯動,促進了關區之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實現了三地通關,如同一關。

  具體而言,改革後三地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主選擇申報的海關,可以實現跨關區放行,既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和費用,又提高了海關監管效能。一體化通關惠及京津冀區域內8.4萬家進出口企業,我省2.3萬家進出口企業受惠。

  3月22日下午,河鋼集團進口的17萬噸鐵礦砂到達天津新港,該集團報關員董惠玲向石家莊海關提交報關單,工作人員立即接單、審單並下達放行指令,企業就可以從天津新港港口提貨。從貨物到港到企業提貨,只用了不到1個小時。“按照原通關模式,需要在港口海關和屬地海關分別報關,還要進行轉關運輸。報關員兩地奔波,貨物從到港到放行至少需要兩三個工作日。”董惠玲説。

  “一體化通關模式下,通關時間從兩三個工作日縮短為一兩個小時,對於企業來説,能夠避免産生港口滯期費、轉運物流費、報關差旅費等費用,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貨物通關時間的縮短,使得企業進口的鐵礦砂等生産原料能夠即到即運即投入生産,節約了原料倉儲費用、提高了生産效率。”董惠玲説。

  一體化通關模式下,允許代理報關企業“一地註冊、多地報關”,打破了對報關企業報關地點的限制,促進了我省報關業的發展。“我現在每月能代理約20票跨區域報關業務,而在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實行以前,每月只能代理一兩票業務。”河北八達報關服務有限公司報關員劉輝説。

  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無紙化通關、匯總徵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外需較為低迷的形勢下,為外貿企業營造了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關環境,加速了生産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加之我省已建成並運營的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秦皇島、廊坊出口加工區,已通過預驗收的石家莊綜合保稅區,正在積極申報的黃驊港綜合保稅區,河北武安保稅物流中心,唐山港京唐港區保稅物流中心,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外貿環境正在形成。

  通關一體化帶來的外貿紅利未止步于京津冀區域內,從2015年7月1日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泛珠”四省、絲綢之路經濟帶、東北地區等五個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實現區區聯動,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屬地或港口海關辦理申報、放行等手續,實現了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

  據石家莊海關統計,截至2015年底,在石家莊海關申報、貨物進出境地為京津冀區域外的報關單共217票,貨運量共802.71萬噸,主要集中在青島、大連等口岸。

  “一體化通關模式下,企業辦理跨區域通關業務簡化了環節,通關成本節約近三成。在各種便利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家門口的海關報關。2015年石家莊海關共接受進出口報關單9.9萬票,同比增長1%。”石家莊海關監管通關處副處長李英泉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