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河北篇】鐵礦大縣遷西千萬噸鐵精粉産能平穩出清

2016-04-07 13:02:35|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杜軍帥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探索①

  遷西發揮市場政府“兩個作用”破解去産能難題

  鐵礦大縣千萬噸鐵精粉産能平穩出清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許衛兵 通訊員李妙俠、顧大鵬)一邊是年産百萬噸鐵精粉的鐵選廠徹底停産,一邊是新建的太陽能玻璃廠産銷兩旺。短短幾年間,遷西民營企業家谷連春經歷了從“礦老闆”到新能源企業掌門人的角色轉變。

  3月28日,在金信集團現代化的生産線上,一塊塊平整、光潔的太陽能玻璃勻速滑過。董事長谷連春給筆者算了一筆賬:這種自主研發的新産品每平方米售價達38元,2015年累計生産了500多萬平方米玻璃,産值高達兩億元。投身光伏玻璃行業這步棋,自己是走對了。

  在遷西,像谷連春這樣投身新興産業的“礦老闆”越來越多。遷西縣委書記白春明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已淘汰了近千萬噸鐵精粉産能,實現過剩産能平穩出清。與此同時,在新興産業的支撐下,全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持續增長。

  作為全國鐵礦資源重點縣,遷西鐵精粉年産量曾高達1200萬噸,佔全省的1/10以上。但國際金融危機後,鐵精粉價格一路暴跌,遷西8成以上鐵礦停産,財政收入、民生就業壓力陡增。有人建議:給鐵礦企業吃點“偏飯”吧,否則頂梁柱就要垮了。

  “這種建議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遷西縣發改局局長白羽坦陳,鐵選行業對全縣經濟貢獻率曾超過50%,更何況這背後還關聯著大量就業崗位。

  但鐵礦石一業獨大也成為遷西轉型發展的障礙。遷西縣委、縣政府認識到,在鋼鐵産能嚴重過剩的陰影下,繼續圍著鐵礦石打轉轉不會有任何出路。同時,500多個採礦點遍地開花,也給遷西生態環境帶來了空前的壓力。權衡利弊,遷西打響了鐵精粉去産能攻堅戰。

  去産能首先要“斷奶”。遷西縣委、縣政府明確: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對鐵礦企業優勝劣汰,不會出臺任何特殊政策,更不會動用財政資金、銀行貸款給鐵礦企業“輸血”。鐵礦企業依靠“輸血”度日的路子被堵死了。

  同時,遷西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嚴把産業政策關,徹底關停了400多個採礦點。近5年,遷西未批准一個新增産能鐵礦項目。

  鐵精粉産能逐年下降,如何彌補由此形成的産業斷層?遷西縣出臺政策引導生産要素向新興産業聚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地。深圳景田公司看中了這裡的好山好水,投資10億元建設高端飲用水項目;北京京能清潔能源投資40億元建設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

  “新興産業的發展,還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白羽説。同時,通過發展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組織大型勞務輸出等,5年來遷西新增就業崗位上萬個。其中今年初該縣組織的企業用工招聘會,一次性就提供了2267個就業崗位,兜住了民生就業的底線。

  短評:用好“兩隻手” 平穩去産能

  面對産能過剩的困局,遷西縣委、縣政府沒有裹足不前,更沒有沉迷于眼前利益,而是著眼長遠,利用市場的力量打響了去産能攻堅戰,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兜住民生底線,為轉型發展贏得了主動。

  我省是鋼鐵、煤炭大省,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産能任務異常艱巨。一方面,如何解決這種長期積累下的産業結構矛盾,是我省轉型發展繞不開、躲不過的一道坎。另一方面,去産能短期內又將帶來壓力與陣痛。挑戰與機遇相互交織,該如何破解這個難題?遷西的實踐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用好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實現過剩産能出清,是破解難題的有效途徑。

  讓“市場之手”充分發揮作用,就要克服畏難心理,更不能沉迷于眼前利益。對於“僵屍企業”,要狠得下心、沉得住氣,停止輸血,才能讓市場的力量充分發揮作用,實現優勝劣汰。當然,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不可或缺,要調動這只“看得見的手”,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同時又要千方百計兜好民生就業底線,才能減少震蕩,實現過剩産能平穩出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