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京津冀遭重污染連擊 專家:核心是解決燃煤污染

2017-01-03 09:07:11|來源:科技日報|編輯:李邵鵬

  伴著新年的鐘聲,京津冀在霧霾中跨入2017年。2016年12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9個城市空氣品質達重度及以上污染;1月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陜西省共72個城市啟動或維持重污染天氣黃色及以上預警。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會商結果,預計1月3日—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物擴散條件整體不利,重污染天氣過程將維持,部分地區可能達到嚴重污染。

  無獨有偶,2017年1月1日起,京六車用汽、柴油標準正式實施,預計在2月中旬,中石化北京加油站將全面供應目前最高環保標準的京六油品。使用京六油品能否降低北京PM2.5濃度?對此,中石化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佟德健並不樂觀。他説,國五、京六油品硫含量不超過10ppm(百萬分之一),而燃煤中硫含量是以毫克計算,之間相差上萬倍。解決京津冀冬秋季的霧霾問題,核心是解決工業和供暖的燃煤污染問題。

  工業鍋爐、民用散燒未有效控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説:“重霾污染天氣的形成,基本不是由於一次排放的顆粒污染物,主要是二次氣態污染物的化學轉化。在迅速增多的二次污染物中,硫酸鹽的品質比約佔20%,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前體物。”

  那麼,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都從哪來?賀克斌説,燃煤電廠做到超低排放,排放水準在全世界是最低的。但我國消耗了全世界50%的煤,火電廠燒掉了我國不到50%的煤,其他是用在工業鍋爐、窯爐及民用散燒。“從季節來看,秋冬季節散煤燃燒佔到了一半,其他季節是工業超過一半。京津冀地區的秋冬季節散煤治理去年已開始做,但範圍還非常有限。因此,在工業鍋爐和民用散燒的減排上,還有很多減排工作要做。”

  據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提供的數據,2010年京津冀地區居民源對PM2.5、黑碳、有機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的貢獻率分別為32%、44%、71%、15%和4%。在採暖的1—2月,能源消費量隨居民供暖需求而升高,居民源對上述污染物排放的貢獻率升高至53%、65%、85%、32%和9%。

  環保部發佈的《2015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全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70%,顆粒物(PM)超過90%。賀克斌説,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裏,柴油車佔了大頭。

  新空氣品質標準與國際“低軌”相接

  打開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發佈平臺,你會看到二氧化硫指標基本是達標的綠色,它為何還是京津冀霾的“主要貢獻者”?那是因為我國空氣品質標準僅與世衛組織的第一階段目標值接軌。

  中國科學院大氣所研究員王躍思解釋説,我國新空氣品質標準規定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我國這條杠劃得太高了,如按照發達國家的20微克/立方米標準,我們基本都超標了。”“發達國家二氧化硫基本都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僅5—8微克/立方米。”

  我國新空氣品質標準規定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而北京是50微克/立方米,超標了。“雖然我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濃度都在下降,但目前污染水準還是發達國家10倍左右,但離清潔空氣品質目標差得很遠。”王躍思説。

  全區域提升油品避免“外地油北京排”

  柴油車是機動車污染排放“大戶”。目前,每天進入北京的外地貨車約有10萬輛,其中2萬輛是為北京運輸各類生活物資的,約8萬輛是過境貨車。這些過境貨車從外地加了標號低、便宜的柴油,把更高濃度的大氣污染排放在了北京。

  佟德健説,北京油品標準持續領先全國一至兩個階段,為解決“外地油北京排”問題,津冀地區預計今年底將全面實施油品的國五標準,只有“全區域油品得到提升”,才能推動空氣清潔化。

  民用散煤污染控制是“硬骨頭”。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建議,新增天然氣資源應優先用於居民生活。不得不採用煤炭供暖的遠郊地區,推廣清潔型煤、蘭炭、無煙煤等潔凈煤,電力、熱泵、太陽能等清潔採暖方式。加強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污”企業的淘汰治理。

  (科技日報北京1月2日電)

  原標題:跨年霧霾:標準不硬還是執法太軟

標簽:霧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