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走近工作在德國難民營的志願者

2017-01-03 09:15: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巴伐利亞難民營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自難民潮爆發以來,德國一直致力於調整相關政策、穩定局勢、幫助難民融入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群人的努力不可或缺,是他們始終在第一線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告訴難民:“德國歡迎你們”。他們就是在難民營為難民們提供諮詢與幫助的工作人員。

  巴伐利亞難民營距離慕尼黑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原先是一處舊軍營,如今作為最初安置難民的收容所,這裡是巴伐利亞州受難民潮影響最厲害的規模最大的難民營。在避難申請的審批結果出來之前,難民們在這裡最長可以逗留6個月。難民營裏基本硬體設施相對齊全,甚至包括免費衣物及家居生活用品領取處、託管未成年人的場所、醫療衛生所等等。

  瑪吉特在巴伐利亞難民營參加志願工作已經五年了,她每週和其他三位志願者各負責一天,為孕婦以及新生兒家庭提供服務:“婦女會就懷孕相關的內容,比如比較籠統的問題,或是整個分娩流程、哺乳期注意事項等等來諮詢我們。一方面,我們會告訴她們,在等待避難申請批復下達的同時,什麼時候可以向哪幾個部門申請哪些社會救助。另一方面,她們也能在我們這裡直接領取到包括孕婦裝、嬰兒用品在內的必需品。就我們部門而言,並沒有感覺到巴爾幹路線被切斷之後來德國的難民人數總體上有所減少。因為跟原來一樣,我們一週差不多要接待20到25個孕婦,平均每週迎來5個新生兒,這個數字算是非常多的。雖然理論上我的諮詢時間是到下午1點結束,但其實下午3點甚至是4點之前,我幾乎不可能踏出辦公室,事情實在太多了。”

  瑪吉特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會計,她也沒有學過醫。她和其他志願者一樣,都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作為有經驗的德國母親,緩解孕婦們的緊張和不安情緒以及告訴她們在德國分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瑪吉特給難民準媽媽講述孕期注意事項

  來自尼日利亞的喬伊斯住在慕尼黑的一個難民營裏,還有一個月就將面臨生産,那裏的工作人員建議她來巴伐利亞難民營諮詢:“這是我第一次當媽媽。她(瑪吉特)教我怎麼哺乳,給我解釋為什麼哺乳特別重要。她還告訴我買錯了童車,孩子在這個童車裏只能躺著,這是不對的。另外,她也給了我一些用藥方面以及孩子出生後的建議。”

  臨走時,瑪吉特還給了喬伊斯一些必備的新生兒用品,並告訴她,有任何問題隨時保持聯繫。瑪吉特説,當初知道難民營需要有人專門為孕婦提供幫助純屬偶然。而如今這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她也十分熱愛這份志願者工作:“它給我帶來樂趣和真正被需要的感覺。我可以給準媽媽和她們的孩子帶來正能量。這些婦女們來找我的時候大多非常不安,因為她們不知道在哪可以獲得幫助。她們可能什麼都沒準備好,連一件新生兒的衣服都還沒有,而預産期就在兩周後,所以壓力巨大。這時候,我至少能給她們一袋孩子的衣物,安慰她們不要擔心,幫她們緩解一下壓力,對媽媽和孩子都是有好處的。”

  而對於德國自難民潮爆發以來出現了不少有關難民的負面新聞,讓不少民眾産生憂慮和害怕,瑪吉特説:“這是人之常情。當在新聞中看到跨年夜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案是難民所為,或者近日發現多起難民涉嫌策劃恐怖襲擊的案件,人們或多或少會出現恐懼的心理。但我覺得這只是難民中的極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愛好和平的,他們僅僅想要安定的生活。所以在我看來,德國有責任給這些人提供庇護。”

  不過,像瑪吉特這樣和難民有直接接觸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普通民眾還是會在心理上有所提防,採取避而遠之的態度。除了對社會安全的憂慮,一些民眾也開始質疑政府,是不是給難民提供了過多的物質幫助。最新的一項民調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德國受訪者憂心對難民的支出會排擠到其他部分的經費。對此,慕尼黑社會救助部門難民移民事務負責人安德麗亞認為,讓民眾了解到難民真實的情況至關重要:“先入為主的偏見、錯誤的信息、謠言鋪天蓋地。經驗表明,這個時候能夠有效果的只有解釋或者直接現場呈現,告訴人們難民實際上獲得了哪些幫助,用事實説話。”

  安德里亞所在的部門負責包括巴伐利亞難民營在內的近二十個難民營,有正式員工約200名,而像瑪吉特這樣的志願者更是多達600余名。所以在安德里亞看來,所有從事難民工作的第一線人員,尤其是志願者能夠在減少民眾對難民誤解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即通過切身的經歷向周圍人陳述真實的情況:難民並沒有額外地佔用資源,獲得的也都僅僅是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幫助。這對維護社會穩定以及推動難民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都大有裨益。

標簽:難民問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