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新年遭遇恐襲是自嘗苦果

2017-01-04 10:16:3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土耳其暴恐常態化(資料圖)

  當地時間1月1號淩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一家高級夜總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其中20人為外國人,另外有69人受傷。據土耳其電視臺報道,事發地為伊斯坦布爾奧爾塔柯伊區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雷納夜總會,當時有超過500人正在那裏舉行跨年夜派對。另據目擊者描述,槍手大約于淩晨1時15分進入夜總會,在開槍掃射過程講阿拉伯語。土政府表示,該事件是恐怖襲擊。目前極端組織IS已經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同時據澳大利亞媒體news.com.au稱,土耳其情報部門更傾向於認為嫌犯是“東突”成員。筆者認為,不論此次襲擊是IS還是“東突”所為,這個“血腥元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土耳其政府在“自嘗苦果”。

  眾所週知,自從敘利亞內戰開始以來,土耳其就一直希望乘此機會將其現任總統阿薩德趕下臺,為此土耳其甚至不惜援助敘境內的極端組織。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以非法侵入土領空為由,在土敘邊境地區擊落一架俄羅斯蘇-24機,並導致一名飛行員在傘降過程中遭槍擊身亡,俄土關係隨之惡化。12月2日,俄羅斯方面指控土耳其方面同極端組織IS地下有交易。俄羅斯宣稱了解IS從敘利亞向土耳其運輸石油的3條路線,並同時展示了該組織運送石油車隊在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的照片。據俄軍方表示,為開展非法石油貿易,IS動用的運油車不少於8500輛,每晝夜最多運輸石油20萬桶。在一週時間裏,有近2000名武裝分子、超過120噸武器彈藥和250輛各類型汽車從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境內。而土方擊落俄戰機也很有可能是為了保護與IS的石油供給線。土耳其總統隨即否認了這些指控,稱這是子虛烏有的事件。

  土耳其對於極端組織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16年7月15日,當天土耳其發生了以推翻總統艾爾多安為目的的未遂軍事政變,而艾爾多安之所以能夠挫敗政變,據稱和俄羅斯的早期預警有著莫大的關係,也是從那時起俄土關係開始趨於緩和,而土耳其與極端組織的關係開始變冷。8月24日,土耳其軍隊發動了打擊IS的“幼發拉底盾牌”行動,在敘利亞反對派參與下奪取了敘利亞北部邊境城市賈拉布魯斯,並繼續在西南方向進攻。12月26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又發表聲明,指認IS在敘利亞北部阿勒頗省襲擊平民,造成至少30人死亡。12月30日,俄土聯合推動敘利亞交戰各方達成停火協議,而且明確規定IS和“征服陣線”等恐怖組織不屬於停火對象。這一切都明白無誤的指出,土耳其已經與極端組織決裂。如果此次襲擊是IS所為,那麼很有可能正是土耳其在打擊極端組織態度上180度的轉彎導致的報復。

  同時,由於土耳其國內“泛突厥主義”根深蒂固,多年以來一直就被中國新疆的民族分裂分子視為“庇護所”。對於試圖推動“疆獨”的恐怖組織“東突”,土耳其政府一直採取包庇的態度,不但允許他們在土耳其進行活動,而且“東突”組織的大本營也一直設在土耳其。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傳遞途經伊斯坦布爾時,約200名“東突”分子聚集在火炬傳遞出發地點,手舉“東突”旗幟——藍底星月旗,高喊分裂口號,有的還想搶奪火炬。土耳其目的不言而喻,除了意識形態上的同情以外,就是要通過豢養“東突”勢力給中國的新疆地區製造騷亂,將其作為阻礙中國和平發展的工具。

  如果此次襲擊是“東突”分子所為,那麼土耳其真可謂是“原想驅虎吞狼,結果養虎為患”。在土耳其還在與“東突”組織“暗通曲款”時,應該就有一部分的“東突”分子通過土政府提供的便利進入土境內並“合法”的居留下來,這等於在土耳其體內安上了“定時炸彈”,此次“東突”翻臉,這些“炸彈”也被引爆,捲起大片的腥風血雨。

  另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在未遂政變以後,土總統艾爾多安對國家安全力量進行了大規模的“洗牌”,在軍隊、憲兵、警察等部門中受到牽連的人數以萬計,這直接導致了相關安全部門的混亂和戰鬥力的下降,給恐怖襲擊留下了可乘之機。(蘭順正)

標簽:管窺天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