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商務部:2016年中國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案件119起

2017-01-05 16:04:3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陳雨):中國商務部5日舉行2017年首場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孫繼文在介紹2016年中國應對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時説,去年,中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36.8%、76%。中國商務部通過各種手段積極維護産業安全。

  在中國遭遇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幾近半數的貿易救濟案件針對中國鋼鐵産品,其他貿易摩擦較多的産品主要集中在化工和輕工領域。在孫繼文看來,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呈現三個特點:“一是數量達到歷史高點。二是光伏等重點産業、瓷磚、輪胎産品遭到多國限制。三是貿易摩擦政治化、措施極端化傾向明顯,終裁稅率普遍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孫繼文稱,2016年,商務部在30余起貿易摩擦案件中爭得無措施結果,為國內企業保住了34億美元的出口市場,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貿易摩擦高發對中國有關行業的衝擊:“全力應對鋼鐵等行業貿易摩擦。美國對華碳鋼與合金鋼337調查案取得階段性成果,美調查機關初裁終止有關反壟斷指控的調查,初步認定虛構原産地指控缺乏證據。通過對話磋商和創新應對模式,努力營造公平貿易環境。在應對系列光伏案中,中國業界兩次赴歐盟遊説,成功阻止部分歐洲申訴企業抬高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基準價格。在墨西哥對華瓷磚反傾銷案中,我們開創了以原産地證監管價格承諾實施新的模式,促成該案和解。”

  孫繼文表示,在積極應對國外貿易摩擦的同時,商務部也嚴格遵循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法律規定實施救濟措施,積極維護産業安全。全年依據業界申請共對外發起貿易救濟調查5起,復審調查12起,做出原審裁決4起,復審裁決12起。其中,對在過去五年進口量暴漲663%的大宗農産品食糖首次啟動保障措施調查。

  孫繼文稱,貿易救濟措施是一把雙刃劍,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方希望各國審慎、克制、規範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願與各國共同努力,通過磋商交流、業界合作等方式化解摩擦,努力克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壓力,共同促進繁榮與發展。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