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韓國在處理“薩德”問題應避免思維誤區

2017-01-06 15:06: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王毅外長接見韓國訪華議員

  1月4日,韓國的在野黨議員們繼去年8月份以來時隔6個月再度訪華,並獲得了中方高級別的接待。此前媒體報道稱他們想希望通過此行,爭取中國放寬對“韓流”和經濟合作的限制。中韓關係中最大的阻礙“薩德”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格外引人注目。

  回顧整個過程,自“薩德”問題爆發以來,韓國政府在部署“薩德”的問題上一直展現出強硬的姿態,堅決不撤回“薩德”,甚至還欲提前部署。韓國政府損害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損害包括中國在內有關國家戰略安全利益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凸顯出韓國政府在“薩德”問題上的兩大思維誤區。

  誤區之一:對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期待過大

  一直以來,韓國政府和眾多學者都一致認為,中國是朝鮮的命脈所在,在朝鮮棄核的問題上能發揮出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只要中國真心參與對朝制裁,朝鮮就會不得不棄核。韓國方面首先就沒有明白,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中國並沒有決定朝鮮行為的能力,也不可能對朝鮮內政強行加以干涉。中國對朝鮮的影響是很大,但這並不等於大到可決定朝鮮國家行為的能力,而本來民族主義色彩比韓國還強的朝鮮更不會讓中國來決定自己。

  誤區之二: “事大外交”心理作祟,為中韓溝通協商帶來障礙

  此次韓國在野黨議員的訪華,中方給予了積極的回應,這本是一件有助於緩和中韓關係、增進兩國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好事,但韓國的保守勢力媒體和官員紛紛予以強烈抨擊,認為這是一種“輕率的態度”、“陷入事大外交”、“賣國的屈辱行為”。在韓國人的心理深處中,“事大外交”是一種被視為很傷自尊的行為,也是他們對華思維中一根敏感的神經,因此對於和中國這樣的大國打交道,哪怕是自己做的不對,如果因大國而軟化了自己的既定主張,就很容易被扣上“賣國”或“事大”的帽子。這一固有思維的作祟和脆弱“要強”的民族自尊心相互疊加,讓韓國少了一些積極務實的態度,而多了一些執拗任性的態度,既不利於問題的順利解決,又給中韓之間的積極溝通帶來了一層隱形的障礙。

  議員訪華行動本身值得肯定 但不應過高期待

  在野黨議員訪華本身,是一件有助於打破當前中韓關係僵局的積極行動,暫且不論成效有多大,雙方積極尋求溝通交流的態度首先就值得肯定。中方高官的接見更表明出中國高度重視中韓關係,願意為解決“薩德”問題與韓國各界保持溝通交流的積極態度,而韓國在野黨議員也很好地發揮了“中間人”的角色。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不宜對此次議員訪華以改變韓國既定的“薩德”立場抱有過高期待,因為畢竟他們還是在野黨議員,對於既定政策的改變不會産生太大作用。

  在野勢力上臺並不等同於將不部署“薩德”

  另外,有必要注意的是,我們也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文在寅等在野勢力一上臺韓國就會撤回‘薩德’”。一方面,當前的韓國政府決定在5月份前就部署完畢,而韓國新總統提前上臺可能最快也在6月份,“薩德”一旦部署,將會産生巨大的資本費用,撤走的可能性將變得很小。另一方面,文在寅雖説“交給下屆政府決定”,但這不等同於“決定撤走薩德”。文在寅之所以不把話説死,很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選票,因為部署“薩德”的地點和反對浪聲較強的慶尚道,恰恰是文在寅得票的薄弱地區。另外,考慮到韓美同盟關係的穩固性和韓國國內民調(支持“薩德”的比重仍大於反對部署或交由下屆政府的比重)的現況,預計文在寅也不會輕易地決定撤走“薩德”。

  “薩德”解決超過中韓雙邊能力範圍 已涉及到多邊關係

  眾所週知,部署“薩德”與美國暗中的慫恿推動不無關係。韓國即便部署“薩德”部署也是在美軍基地裏,其使用權和控制權也全部掌握在美軍手裏,而面臨特朗普上臺後的不確定性,讓韓國更是擔心撤回“薩德”會導致韓美同盟的穩定性會發生破裂。因此可以看出,“薩德”問題已越來越超出了中韓雙邊能力的解決範圍,本質上已成為涉及到了中、美、韓、俄等區域有關國家的多邊問題。或許,對於推動“薩德”問題的解決,今後將不僅在於中韓雙方的溝通磋商,更多的多邊磋商的方式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劉鑫)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