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科院啟動前沿重點科學研究計劃 創造良好科研環境與平臺

2017-01-13 17:06:4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中國科學院日前啟動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希望為科學家們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與平臺,鼓勵和支持拔尖科學家在前沿科學上的自由探索。科研工作者到底需要怎樣的工作環境和支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維加獎獲得者姚檀棟院士等科學家認為,環境、平臺都很重要,青年科學家需要靜心做研究,團隊合作才能出大成果。

  為了夯實前沿與交叉科學的工作基礎,中科院在2016年部署了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希望穩定支持一批拔尖科學家,産出重大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為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做出貢獻。中科院表示,前沿重點科學研究計劃將支持“傑出學者”和“拔尖青年科學家”開展的研究項目,以及所獲經費不能滿足重大科研創新工作需求的“拔尖人才”。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成為首批獲得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支持的科學家。趙忠賢説,從他數十年的工作經歷來看,對於科研人員來説,環境、平臺和支持缺一不可:“環境是各方面的,包括寬鬆的學術環境、自由討論、包括你有體面的生活等等,我覺得學術環境最重要;第二這個平臺兩部分的,不僅是硬體的平臺,還有軟體平臺,實際上就是學術交流和産生創新的火花,也包括承擔的科學研究的方向和任務;第三就是支持,包括研究工作的經費的支持,保證體面生活的支持。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過去百餘年世界超導研究史中,在兩次高溫超導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趙忠賢帶領的團隊都“跑”在前列。他們獨立發現了“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以及“發現系列50開爾文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開爾文紀錄”。作為首批獲得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支持的科學家,趙忠賢院士説,緊密的團隊合作是出重大科研成果的基礎:“這個團隊的帶頭人很重要,有胸懷,能夠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我自己看法,只有大石頭沒有小石頭,砌不起墻,要想科學家做出比較大的事情需要的是,不要每個人都説單口相聲,我們一定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演出一齣威武雄壯的大劇。”

  除了趙忠賢院士,獲得2017年維加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也入選了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姚檀棟院士表示,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接近一半的支持對像是40歲及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並且支持力度大、持續時間長,能夠更好的讓他們專注于本職工作。姚檀棟説,對於處在起步或是初級研究階段的科學工作者來説,過多名目的支持項目,反而不利於他們靜心研究:“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一定是青年人才成長起來,青年出成果,怎麼去支持,要讓他靜下心來,讓他拿著錢去幹活兒,而不是這兒弄個點,讓他去搶一下,而不是那兒弄個點讓他去搶一下。年輕的人才名目太多,會破壞他們做研究的環境。現在30歲,是大科學家小科學家沒關係,你把東西做出來,十年磨一劍,那才是大科學家。”

  據了解,中科院98個院屬單位,408位科學家開展的前沿研究工作獲得了前沿科學研究重點計劃的支持,支持力度從每年1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坦陳,就科研環境而言,目前的確存在科研項目無序競爭,青年科研人員保障力度不足等情況。白春禮表示,中科院將積極推進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以推動科技創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産出:“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包括我們對研究生的培養,包括對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人才。對於人才的穩定和,培養方面還是按照高、精、尖、缺來佈局。”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