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應對“逆全球化”中國方案至關重要

2017-01-16 15:31: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卜衛軍):經濟全球化一詞最早于1985年被提出,距今已有32年。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於大眾早已習以為常的經濟全球化來説可謂是命運多舛,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歐洲難民危機等“黑天鵝”事件持續為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投下陰影。在此背景下,世界經濟論壇第47屆年會將於1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經濟全球化將何去何從,中國將在未來的全球化進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世界在期待答案的同時將目光轉向了中國。

  面對世界範圍內一波波反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認為,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經濟全球化讓“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為其歡呼雀躍,也有人對其深惡痛絕,他説:“的確人們對全球化很不滿,這種不滿源自三個因素。全球金融危機的確為不少人造成損失,比如房産價格下跌,就業更加困難,以及因為經濟增長乏力導致收入增長放緩;第二個因素是技術的變革持續讓人們失業,工人被機器取代;第三,全球化確實會令一些國家從貿易中受惠的同時造成影響,正如中國一樣,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有受益,但每個國家中既有贏家也有輸家,有些落在後面的人就會被淘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做的就是提供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我們的觀點是我們需要更快的世界經濟增長,因為只有做大這張餅讓能大家都能分到最大份額的餅。”

  在大衛·利普頓看來,既然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人得利有人失利,那麼就需要在把餅做大的同時,各國應加強溝通,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共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世界仍然從全球化和互聯互通中得到很多益處,特別像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我認為各國應加強溝通,以表達對全球化不滿的地方及其關注所在,並找出一種合作方式。持續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是非常重要的,也符合各國的利益。”

  過去幾十年中,以西方主導和推動的全球化“1.0”版日漸暴露出諸多弊端,分配不公、貧富分化,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因此,世界亟需向全球化“2.0版”升級晉級,追求共贏而不是單贏,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跨進。

  去年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主旨演講中向世界提交了一份促進亞太地區繁榮發展、振興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即促進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的經濟;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促進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促進合作共贏,深化夥伴關係。

  中國方案聚焦共贏,打破要素流動阻礙,直面全球化存在的失衡問題,有助於解決全球化進程當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一帶一路’倡議,再到設立絲路基金,中國盡其所能,努力推動新一輪全球化沿著正確的方向上前行。大衛·利普頓表示:“我認為中國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活動,過去一年中國作為G20輪值主席國就是個最好的例證,中國繼續推動一些合作謀求本國和全球利益。”

  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度報告稱,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2個百分點,美國貢獻了0.3個百分點,歐洲貢獻為0.2個百分點。

  世界貿易組織發言人羅克韋爾曾表示,入世15年來,中國不僅實現了自身經濟、貿易體量的雙增長,也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壓艙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持續從世界其他地區進口貨物和服務,促使很多國家的經濟趨於穩定並實現復蘇。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認為,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還擔當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履行著“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職責,在應對“逆全球化”方面,中國方案至關重要。亞太經合組織(APEC)前高管王嵎生表示:“儘管經濟全球化現在遇到一定的阻力,我從來不認為現在經濟全球化不行了,這是歷史發展到現在階段不可避免的。就等於當年我們跟發達國家所説的一樣,你們不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發達國家再怎麼發展市場哪有啊?沒有後勁啊。另外,人家落後有很多原因,有的還是你們的原因,因此要幫助他們發展起來。”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