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駐華使節首次受邀走進中紀委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曹勝濟):19日,中共中央紀委禮堂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113個國家的駐華使節或高級代表和13個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的高級官員首次受邀走進中紀委。中央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同時,中國同其他國家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國際追逃追贓取得顯著進展。未來中國將繼續與各國加強合作,織密懲治腐敗的合作網絡。
這是中央紀委第一次邀請各國駐華使節來到中紀委辦公地,參加由中紀委相關負責人舉行的吹風會。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監察部副部長肖培,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劉建超對使節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他們介紹了不久前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的相關情況。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吳玉良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40人,是十七大期間審查中管幹部總人數的3.6倍。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件數、處分人數持續大幅增長。2016年,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53.8萬件次,比2015年下降17.5%,是十八大後的首次回落;在反腐敗高壓態勢的有力震懾下,5.7萬名黨員幹部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違紀問題。”
吳玉良説,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不正之風和腐敗這個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以零容忍態勢反腐懲惡,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吳玉良同時表示,腐敗是一個世界性頑疾,同樣也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取得國際追逃追贓新成果,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
為了繼續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的統一領導,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中國出臺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將在北京、山西、浙江開展試點,未來將成立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監察委員會。監察部副部長肖培表示,這是中國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將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察全面覆蓋。這是對國家監督制度的重大頂層設計。”
肖培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目前已啟動立法程式,將行政監察法修改為國家監察法。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將在全國推開這項改革。
近年來,中國在懲治國內腐敗問題的同時,還積極加強同其他國家在反腐領域的合作,國外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劉建超表示,中方主張以“平等互利,尊重差異,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反腐敗國際合作。在此原則下,中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反腐敗國際合作。“2014年以來,我們先後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566人,其中國家工作人員410人,“百名紅通人員”37人,追回贓款86億元人民幣。追逃追贓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切斷了腐敗分子外逃的後路,也避免了這些人給逃往國帶來危害。在追逃追贓過程中,我們得到世界各國廣泛支持和配合,我們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建超表示,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加強務實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協助,織密懲治腐敗的合作網絡。中國主張發揮《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在反腐敗國際合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落實好二十國集團等框架下各國領導人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